[發明專利]一種蟾蜍脫衣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0879.6 | 申請日: | 2009-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379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增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增昌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61K36/9068;A61K36/73;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21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蟾蜍 脫衣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蟾蜍脫衣的方法,更具體地說是一種關于蟾蜍藥物脫衣的方法。
背景技術:
蟾蜍脫衣方法一般分為常規脫衣和藥物脫衣兩種,常見的藥物脫衣多為使用化學合成藥物,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蟾衣污染,同時也容易造成蟾蜍的潛在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新的蟾蜍藥物脫衣技術。利用本技術方法可顯著提高蟾蜍脫衣速度、集中度和蟾衣質量。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建造120×90×40厘米的小池,建池半個月后放入蟾蜍。用細噴壺噴一號藥物極少量于干燥的蟾蜍背上,再用棉球沾2號藥物于蟾蜍口上,在用藥后4~10天即可全部脫衣。脫衣時一般先從背上開始脫衣,再脫后爪與前爪,待脫到第四只爪尖時應迅速捉起,用右手抓住蟾蜍并以一手指卡住蟾蜍口部,用左手拿鑷子于蟾蜍口中夾出蟾衣,放入預置的半盆冷開水中即可。
具體實施方式:
1、品種及場地選擇
只要是無明顯脫衣花紋,四肢齊全,健狀、無病的野生蟾蜍,均可進行脫衣,體重應選擇在100克以上,場地應選擇通風、透光、透氣、便于下水的地方建池。并避免日曬與雨淋,附近最好有充足的水源。
2、脫衣時間
以4~10月份為宜,且以6~9月份最佳,過早脫衣多有不完整,一般在下半夜進行(即凌晨1~5點),或者連續幾天晴好后,有雷陣雨前為最多。脫衣適宜溫度為25℃~32℃,整個脫衣過程一般在5分鐘左右。
3、小池建造
4、小池以120×90×40厘米為適宜,過大過高均為浪費,過小則分不清哪只蟾蜍在脫衣。小池底部設2~4厘米斜面,在一低角落處留一下水孔。池內保持濕潤,每天視天氣與池內濕度情況,噴水2~5次。池內必須絕對光滑,并于每日早晨打掃干凈小池。小池地面如是水泥面,應在建池半個月后才能放入蟾蜍。
5、藥物脫衣
用細噴壺噴一號藥物極少量于干燥的蟾蜍背上。1小時后,再用棉球沾2號藥物于蟾蜍口上,在用藥后4~10天即可全部脫衣。
6、脫衣征狀
有單獨停留,反應遲鈍,外表變濕,背部弓起、低頭、后腿用力等癥狀,幾分鐘后即可脫衣,一般先從背上開始脫衣,再脫后爪與前爪,待脫到第四只爪尖時應迅速捉起,用右手抓住蟾蜍并以一手指卡住蟾蜍口部,用左手拿鑷子于蟾蜍口中夾出蟾衣,放入預置的半盆冷開水中即可。
7、蟾衣處理
用鑷子夾蟾衣于水中輕輕蕩漾,直至完全蕩開,不打結時,放入一面搽油、一面是蟾衣樣板的樣板玻璃,將樣板面朝下,有油面朝上。樣板玻璃25×14×0.3厘米,以玻璃一半傾斜入水為宜,頭部應在水外半部。將蟾衣的各部位拉到相應位置后。將玻璃輕輕拖離水面即可。放在家中晾干后,將蟾衣取下夾在書本中即可為成品,等待出售。如遇蟾衣部分缺少,應在水中取別處碎衣補齊達到完整。如有條件應將蟾衣放入紅外線消毒柜中消毒。
8、藥物配方
1號藥物:馬錢子0.5克、麻黃、款冬花、木通、佛手、檳榔、陳皮、甘草、干姜各5克加冷開水1公斤靜泡48小時。
2號藥物:桑寄生、白屈萊、仙鶴草、遠志、青風藤、白芷、黃芪、細辛各10克加冷開水0.5公斤靜泡48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增昌,未經王增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08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