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傳染性羊癢病抗性基因快速分型檢測試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0812.2 | 申請日: | 2009-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717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董志珍;李琳;肖妍;蔡國瑞;欒慎順;陳本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曉紅 |
| 地址: | 300456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染性 羊癢病 抗性 基因 快速 檢測 試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動物疾病檢測領域,尤其是一種以包含決定羊癢病抗性/敏感性的羊朊蛋 白編碼基因PRNP的第136、154和171位密碼子為靶目標設計的生物制劑,借助實時熒 光定量PCR(real-time?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檢測體系及其之后的終點讀板 模式,對PRNP的第136、154和171位密碼子進行檢測,用來判定被檢測羊是否含有傳 染性羊癢病抗性基因,即一種傳染性羊癢病抗性基因快速分型檢測試劑及其制備方法和 應用。
背景技術
羊癢病(scrapie)俗稱“瘙癢病”,屬于傳染性海綿狀腦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TSEs)的一種,是由羊癢病朊病毒引起成年綿羊和山羊 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的、致死性神經系統疾病(Stanley?B?Prusiner.The?Prion?Diseases. Scientific?American,1995,48-57)。瘙癢是癢病的一個顯著特征,也是其名字的來 源。此外,共濟失調、麻痹、衰弱、震顫、姿勢不穩、癡呆、知覺過敏、行為異常等神 經癥狀也是其主要的臨床癥狀,死亡率達100%。組織病理學病變局限于神經系統,以神 經元空泡化,灰質海綿狀病變,神經元喪失,神經膠質和星狀細胞增生,病原因子PrPsc 蓄積和淀粉樣蛋白斑塊形成為特征,病變通常為兩側對稱(Aguzzi?A,Heppner?FL. Pathogenesis?of?prion?diseases:a?progress?report.Cell?Death?and?Differentiation. 2000,7:889-902;Combrisson?H,Robasine?G,BRUGERE,etal.Urodynamic?parameters in?scrapie-afected?ewes?and?their?modifications?in?the?course?of?the?disease. Neurourology?and?rodynamics.1998,17:555-563)。
羊癢癢病迄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記載,是最早所知的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多發于 綿羊和山羊,目前在世界許多地方流行。本病最早于18世紀發生于英格蘭,以后陸續傳 入比利時、法國、德國、西班牙、南非、印度、冰島、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和美 國。病原主要定位于中樞神經系統、脾臟和淋巴結中。不同品種、性別的綿羊和山羊均 可發病,但以美國薩福克種羊的敏感性較高。該病通常發生于病羊污染牧地中放牧的羊 群。以2~4歲的羊多發。可通過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感染。感染母羊的胎盤組織中含有 病原,因此也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患病母羊和公羊的后代,其癢病的發病率較高。
本病除羊尸體消瘦和皮膚損傷外沒有肉眼可見的病變,其診斷主要依靠臨癥狀觀察 與病理組織學檢查進行確診。此外,本病還可通過病羊的肉骨粉等傳染給牛,而使牛感 染為瘋牛病。人食用了被瘋牛病病原污染的食品,可感染上傳染性海綿狀腦病——新變 異型克雅氏病(即nvCJD)。因此,羊癢病的診斷是根除和控制瘋牛病、克雅氏病的關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未經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08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