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換熱器的翅帶構造及其換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70727.6 | 申請日: | 2009-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96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啟;丁桂慶;魏慶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三電汽車空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3/02 | 分類號: | F28F3/02;F25B39/02;F25B39/04;F28F21/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伊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8 | 代理人: | 王念冬 |
| 地址: | 300385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器 構造 及其 | ||
1.一種換熱器的翅帶構造,包括翅帶的波峰區部(41)、平直區段部(43)、 波谷區部(42),其特征在于:所述翅帶平直區段部設置百葉窗區部(431), 該百葉窗區部是由第一百葉區部(4311)和第二百葉區部(4312)構成,該 第一百葉區部配置預設個數的第一開窗(43111),該第一開窗均沿空氣流動 的反方向開置窗口;第二百葉區部配置預設個數的第二開窗(43121)該第二 開窗均是迎著空氣流動方向開置窗口;第一、第二百葉區部之間留有第三預 設間距;
所述第一百葉區部(4311)預設的第一開窗數少于第二百葉區部(4312)預 設的第二開窗數;該第一開窗個數與第二開窗個數的比例為1/3~2/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的翅帶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開 窗(43111)由第一開窗板(43111a)與第一平直區段部基板(43110)形成預設的 第一開窗角度;所述的第二開窗(43121)由第二開窗板(43121a)與第二平直區 段部基板(431210)形成預設的第二開窗角度,該第一開窗角度設置為21-30 度范圍內;該第二開窗角度設置為30-40度范圍內,且第一開窗角度設置小 于第二開窗角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熱器的翅帶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窗 板(43111a)是沿空氣流動的反方向開置窗口,第一開窗板以能使空氣沿空氣 流動方向順著開窗向上傾斜流動的構造配置,各第一開窗構造相同;所述第 二開窗板(43121a)是迎著空氣流動方向開置窗口,第二開窗板以能使空氣沿 空氣流動方向順著開窗向下傾斜流動的構造配置,各第二開窗構造相同。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熱器的翅帶構造,其特征在于:第一開窗角度 設置為21度或26度或30度的任一種。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熱器的翅帶構造,其特征在于:第一開窗角度 設置為21度或26度或30度的任一種。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熱器的翅帶構造,其特征在于:第二開窗角度 設置為30度或38度或40度的任一種。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熱器的翅帶構造,其特征在于:第二開窗角度 設置為30度或38度或40度的任一種。
8.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換熱器的翅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兩個相 鄰第一開窗(43111)的距離稱為第一開窗預設間距(fp)設為0.8~1.0mm。
9.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換熱器的翅帶構造,其特征在于:兩個相 鄰第二開窗(43121)的距離稱為第二開窗預設間距(FP)設為1.0~1.5mm。
10.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9之一翅帶構造的換熱器,包括第一集液管(1)、 第二集液管(2),其特征在于,設置在該兩個集液管之間具有容制冷劑通過 的扁平換熱管(3),翅帶(4)設置在扁平換熱管之間。
11.如權利要求10的具有翅帶構造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百葉窗 區部的開窗借由鋁翅帶板材一體壓制成型。
12.如權利要求11的具有翅帶構造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百葉區 部(4312)的長度設置大于第一百葉區部(4311)的長度。
13.如權利要求12的具有翅帶構造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鋁翅帶 板材是鋁材料或鋁合金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三電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三電汽車空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072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建筑干粉涂料及其制備方法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公共衛生間環保無聲沖洗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