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精密靜壓直線導軌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69649.8 | 申請日: | 2009-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9060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路文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路文忠 |
| 主分類號: | B23Q1/01 | 分類號: | B23Q1/01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鳳 |
| 地址: | 300409天津市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精密 靜壓 直線導軌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一種靜壓直線導軌,特別是涉及一種能夠采用產業(yè)化規(guī)模生產,成為機床通用功能部件的精密靜壓直線導軌。
背景技術
在大型重型機床上常使用直線型靜壓導軌,當采用靜壓導軌時,機床的運動部分被油壓浮起,在導軌的運動部分和靜壓部分之間形成0.02~0.05mm厚油膜,這一厚度大于導軌的直線誤差,因而當導軌做直線運動時,消除了金屬對金屬的直接接觸,而處于純液體摩擦,而液體的摩擦系數只有0.0005,只是金屬對金屬的摩擦系數的1/1000不到,因而使用靜壓導軌大大降低了驅動力,消除了爬行,在正常使用時,壽命是無限的。但在應用中,傳統(tǒng)靜壓導軌存在以下主要缺點:
1.需要有一個可靠的連續(xù)工作的油源,消耗動力,使用成本高。
2.靜壓導軌供油系統(tǒng)的液壓油在壓力循環(huán)中發(fā)熱,而這常常影響機床的精度,所以需要配置冷卻器。
3.傳統(tǒng)靜壓導軌的油路系統(tǒng)部分為開式,因而容易發(fā)生漏損而污染環(huán)境,而油也常被污染而造成導軌磨損。
4.到目前為止,靜壓導軌仍處于誰使用誰設計誰制造,沒有形成像軸承和緊固件一樣的產業(yè)化規(guī)模生產,因而質量參差不齊。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能夠采用產業(yè)化規(guī)模生產,成為機床通用功能部件的精密靜壓直線導軌。
本發(fā)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精密靜壓直線導軌,包括有床身和用于放置工件的滑座,所述的滑座的底面固定設置有滑塊,所述的滑塊內形成有開口向下的凹槽;而所述的床身上與所述的滑塊的凹槽相對應的固定設置有能夠嵌入到滑塊的凹槽內的導軌;所述的滑塊的凹槽的內周壁上開有多個在與導軌結合后形成潤滑室的潤滑槽,所述的潤滑槽內設置有密封元件,所述的潤滑槽通過油路與供油機構連通,所述的設置在潤滑槽內的密封元件包括:導軌板、金屬骨架和O形密封環(huán),所述的導軌板設置在潤滑槽內臨近于導軌基面的一側,所述的金屬骨架設置在導軌板與潤滑槽的槽底之間,所述的O形密封環(huán)嵌入于形成在金屬骨架上的密封槽內。
向所述的潤滑槽供油的每一條油路上均設置一個單向閥。
每一個所述的單向閥與對應的潤滑槽之間的油路上都設置一個用于調整滑塊與導軌導軌基面之間間隙的單向放氣閥。
所述的滑塊的凹槽的內周壁上開有4個在與導軌結合后形成潤滑室的潤滑槽。
每一根導軌上連接有兩個以上滑塊。
本發(fā)明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fā)明的精密靜壓直線導軌,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的精密靜壓直線導軌工作時,有油壓而無油的連續(xù)流動,是真正的靜壓無功率損耗,從根本上消除了傳統(tǒng)靜壓導軌的發(fā)熱現象,不需要一個連續(xù)工作的油源,只需要一個容量很小的油源間歇工作即可。
2.本發(fā)明的精密靜壓直線導軌,液壓油是完全封閉的,因而不污染環(huán)境,也不會被環(huán)境污染,是一種真正的清潔綠色導軌。
3.本發(fā)明的精密靜壓直線導軌,由于液壓油是完全封閉的,當負荷發(fā)生變化時,壓力瞬間隨之變化以平衡負載的脈動。但由于液壓油本身的彈性膜量在密閉的空間里非常大,可達103MPa,幾乎可以認為是剛性的,其體積的壓縮量可以忽略不計,因而本發(fā)明的精密靜壓直線導軌剛性很高,負載發(fā)生脈動時,幾乎不影響導軌的精度。
4.本發(fā)明的精密靜壓直線導軌有利于產業(yè)化標準化生產,并且結構更簡單,從而可降低成本保證質量。
5.本發(fā)明的精密靜壓直線導軌,摩擦系數更小為0.0005,而滾動導軌的摩擦系數為0.005左右,因而驅動功率更小。
6.本發(fā)明的精密靜壓直線導軌,具有更高的吸震性,可以減小或消除傳動中的振動,因而也就具有更高的使用壽命。
7.本發(fā)明的精密靜壓直線導軌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利于普及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供油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導軌與滑塊結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圖中的標號分別是:
1-床身;2-工件;3-滑座;4-滑塊;5-凹槽;6-導軌;7-潤滑槽;8-導軌板;9-金屬骨架;10-O形密封環(huán);11-油箱;12-吸油濾油器;13-電機;14-油泵;15-壓力表;16-溢流閥;17-粗濾油器;18-精濾油器;19-單向閥;20-蓄能器;21-壓力繼電器;22、23、24、25-單向閥:26、27、28、29-單向放氣閥。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路文忠,未經路文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964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