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接地電阻測量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69256.7 | 申請日: | 2009-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231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巍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巍巍 |
| 主分類號: | G01R27/20 | 分類號: | G01R2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地 電阻 測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電氣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測量接地電阻的裝置和系統。
技術背景
雷電是由帶點的云在空中放電導致的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雷電是造成電子設備損壞的重要原因,它威脅建筑、鐵路、民航、通信、工控、軍事等各個領域電子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雷電防護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措施之一,目前的雷電防護領域中,接地裝置的設置成為非常關鍵的環節之一,不僅涉及雷電的泄放,更多的關系人身安全、設備安全及系統的正常運行,現在各種技術標準規范對接地裝置的具體設置,如參數、檢測規范等均有明文規定。
目前,接地裝置采用金屬結構,埋入地面以下,通常受到很多現場環境的影響,使接地電阻值和安裝時不一致,如:地下水位的下降,土壤水分的蒸發,均導致土壤電阻率的升高,而使接地電阻值增大,而接地裝置長時間埋在地下,其自身的腐蝕變化也會造成電阻率的變化。而接地電阻值增大會直接影響雷電防護的效果,甚至導致系統設備的餓工作異常和損壞,由此,實時了解接地電阻的狀態非常必要。
現有技術中對接地電阻的測量措施為每年對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進行人工測量記錄,不能滿足要求是對接地裝置進行改造或重新設置。這種方法的問題是:1:每年一次或幾次的人工測量處理,成本較高,而且在一些環境惡劣或無人值守的地方,電阻檢測非常困難;2.人工定期檢測存在一定周期或周期較長,一個周期內的二次檢測得到的數據未必是正常情況下的數據,數據不具有代表性;3.在不能實時檢測的間隔期內,接地裝置損壞失效或阻值發生變化又不知道時,為系統帶來事故隱患;4對于靈敏性很高的系統和設備,其接地電阻要求也高,其阻值的變化需要詳細記錄,采用如果定期測量的方式,是難以做到的,且工作量巨大;5.人工測量中由于人、檢測設備及檢測方法的差異,會使接地電阻數值差異很大,準確性不高;6.人工測量的數據的不精確,使得該數據不能成為研究基礎數據,不能成為各種環境下接地裝置的科學合理設置提供依據。
發明內容
為了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檢測精確、成本較低、可實時檢測的接地電阻測量系統。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本發明的接地電阻測量系統,主要由上位機、傳輸系統和測量裝置組成,所述測量裝置和上位機之間通過傳輸系統相連,所述測量裝置的檢測數據通過傳輸系統傳遞給上位機處理。
所述傳輸系統的方式為總線、光纖或無線傳輸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測量裝置內置通訊管理單元,其控制所述接地電阻測量裝置和上位機之間的信息傳輸。
所述上位機設置有分析處理單元,其將所述測量裝置傳到的信息進行儲存、計算、分析、顯示和記錄。
所述分析處理單元包括有,儲存模塊、計算模塊、分析模塊、顯示模塊、記錄模塊中的一個或幾個。
所述測量裝置為至少一個。
所述測量裝置包括遠端裝置、近端裝置和檢測裝置;檢測裝置連接至接地裝置,所述遠端裝置、近端裝置和接地裝置均設置在地面以下,所述遠端裝置、近端裝置與檢測裝置之間通過導線連接,所述檢測裝置通過與所述遠端裝置、近端裝置和接地裝置的連接測量得到接地電阻的數據。
所述測量裝置內設置有控制單元,可對測量的時間和頻率進行設定。
所述遠端裝置、近端裝置可以封裝在一起。
所述遠端裝置、近端裝置是預埋在距接地裝置附近的土壤中,且不可移動。
所述遠端裝置、近端裝置的數量均為至少一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從根本上杜絕人工測量的高成本支出的弊端;
2.可以實時檢測,使數據處于最新狀態,為雷電防護提供最新數據信息;
3.檢測數據精確,避免人工檢測的隨意性和不一致性;
4.可以實時分析、處理相關數據信息,避免人工統計、分析的效率低的現象;
5.測量裝置的控制單元,能對遠端裝置、近端裝置和接地裝置的測量時間和頻率進行控制,實現智能化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3所示:1是地面,2是測量裝置,21遠端裝置,22近端裝置,23是檢測裝置,231是通訊單元,232是控制單元,24接地裝置,3是傳輸系統,4上位機,41是分析處理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巍巍,未經孫巍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92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