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個緩沖間隙的顆粒氧化器金屬載體后處理器及制備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66913.2 | 申請日: | 2009-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9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駿;張克金;戈非;鐘銘;邢喜春;張靜;劉國軍;崔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長春市福田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3/24 | 分類號: | F01N3/24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 薇 |
| 地址: | 130011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沖 間隙 顆粒 氧化 金屬 載體 處理器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二個緩沖間隙的POC金屬載體后處理器及制備工藝,應用于汽車發動機行業,滿足了歐4以上的環保標準要求。
背景技術:
汽車發動機排氣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是PM、NOX、HC及CO等。在過去2~3年里,低排放發動機已經成為人們爭論、關心、甚至渴望實現的一個理想。
美國國家環保局(EPA)2007排放法規要求汽車制造商同時減少汽車尾氣中的顆粒(PM)和氮氧化物(NOX)兩種主要的污染物。這需要有相當的技巧,解決這個問題沒有什么捷徑可走。按傳統的方法,減少一種污染勢必導致另一種污染的增加。汽車制造商似乎已經陷入了困境。
在排放法規的壓力下,一方面車用柴油機正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和改進,另一方面,選擇恰當的后處理技術策略和裝備,例如,SCR、DPF、DOC、POC等后處理措施來滿足歐4或歐5排放標準。
SCR后處理器技術的本質是利用尿素在高溫下分解出NH3,作為還原劑的NH3和發動機排氣中的NOX在催化劑和溫度的綜合作用下進行反應,理想工況下生成無毒的N2和H2O,從而達到凈化的目的。但是SCR后處理系統的結構復雜,每套的成本在11000元~25000元,成為推廣應用的障礙。
DPF后處理器技術的本質是利用一種特殊的載體,例如進口和出口端的蜂窩孔交替封堵后的‘壁流’式陶瓷或碳化硅載體,新鮮的DPF后處理器樣件對柴油車排出的PM一類的‘黑煙’的過濾效率最高可以達到90%,新車出廠檢測完全可以達到歐4或歐5排放標準,但是,這種陶瓷DPF載體的價格昂貴,無法國產,世界范圍內都被美國的‘Corning’公司和日本的‘NGK’公司專利壟斷,不僅每套的成本在7000元~12000元,而且,最容易堵塞失效,成為推廣應用的障礙。
DOC后處理器技術的本質是類似于汽油乘用車的三元催化轉化器(TWC),用來脫除尾氣中的CO和HC,載體和催化劑技術比較成熟,均能國產化,價格低,效率高。但應用于柴油車后,由于其主要的處理的主要對象為PM,對PM的去除效率僅僅在10~30%,因此,效率低,成為推廣應用的障礙。
POC后處理器技術的本質是先把PM‘過濾’或‘截留’下來,然后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氧化,把PM中的主要成分SOF部分氧化成CO2和H2O,把PM顆粒尺寸降低,消除其毒性和危害的因素,因此,解決了PM超標的本質問題。POC后處理器對PM的處理效率可以達到50~80%,被堵塞的故障率也遠遠低于DPF。因此,POC是國外研究的熱點,其中,以Ecocat公司最具代表性。
POC后處理器的本質是先進的載體和催化劑技術的結合。其中,載體最為關鍵,不僅影響性能,也影響成本和壽命。
Ecocat公司POC載體是其專利技術,其本質是結構獨特的金屬蜂窩板和超細金屬纖維紡織氈的組合體。但價格昂貴,國產的柴油車不可能大批量采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長春市福田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長春市福田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69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手機信息備份盤
- 下一篇:整體升降式收發油兩用鶴管及野戰收發油作業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