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平板承壓雙循環水箱內膽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65640.X | 申請日: | 2009-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887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侯國山;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侯國山 |
| 主分類號: | F24J2/46 | 分類號: | F24J2/46;F24H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5500 河南省開封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板 雙循環 水箱 內膽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箱內膽,尤其是一種平板承壓雙循環水箱內膽。
背景技術
目前,太陽能熱水器和電熱水器的保溫水箱多為不銹鋼內膽,由于不銹鋼內膽焊縫存在晶間腐蝕問題,使用壽命短是一個尚未解決的世界難題,雖然國內外近年來有使用鋼板搪瓷內膽的趨勢,而搪瓷內膽加工工藝要求高,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氣泡或針眼,同時搪瓷脆性較大,震動、碰撞容易產生鱗爆現象,另外,搪瓷在熱水中會逐漸溶解剝落,技術上稱為“沸水失重”現象,這就使得搪瓷內膽的質量和使用壽命很難保證。況且,以上兩種內膽必須在添加換熱器后,才能實現雙循環功能??傊陨蟽煞N結構的內膽均有壽命短、工藝復雜、價格高的缺點。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不銹鋼內膽、搪瓷內膽壽命短、價格高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平板承壓雙循環水箱內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內膽壁內有增強層;端蓋上有多個管、弧形板和環形槽;水箱壁內有多個孔;端蓋上的環形槽與水箱連接在一起后形成環形孔,環形孔與水箱壁內的孔相連通,環形孔通過環形槽上的管子與外界相通;弧形板19、弧形板16、擋板13、水箱壁15、端蓋2的壁共同圍成的集管一方面與環形孔相互連通,另一方面通過端蓋2的電加熱器安裝管1、水箱壁15上的縫17與外界相通;弧形板11、擋板13、端蓋9的壁共同圍成的空間12與環形孔8相互連通;管14與空間12相互連通。
內膽為高分子材料,或為改性高分子材料,或為增強高分子材料,或為復合高分子材料制造。
內膽壁內的增強層為管狀、或網狀、或螺旋狀,或纖維分散狀結構;內膽壁內的增強層用材是金屬材料、或玻纖、或碳纖、或化纖、或鋼纖、或陶瓷纖維、或天然纖維、或植物纖維、或纖維復合材料。
端蓋、端蓋壁內的增強層、端蓋上的管、端蓋上的弧形板和環形槽、環形槽上的管子用注塑成型工藝一體化注塑成型;水箱、水箱壁內的增強層、水箱壁內的孔、水箱上的弧形板、水箱壁上的縫采用注塑成型工藝一體化注塑成型;水箱、水箱壁內的增強層、水箱壁內的孔、水箱上的弧形板采用擠出成型工藝一體化擠出成型,或采用兩種以上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增強材料共擠成型。
水箱壁內孔的截面形狀為圓、或橢圓、或三角形、或多邊形、或不規則形。
端蓋上的環形槽與水箱連接方式為熱熔對接、或熱熔插接、或膠合連接、或使用以上技術的復合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水箱壁內的多個孔為加熱循環提供了通道,內膽壁本身就是一個熱交換器,這樣既節約了原材料,又提高了傳熱效率。
本發明內膽壁內的多個孔呈并聯狀態構成循環通道,循環通道的總截面很大,循環介質的流動阻力很低,這就為自然循環加熱工作狀態鋪平了道路。
本發明系承壓雙循環工作制式,加熱循環液系抗凍劑,可在高寒地區使用。
本發明的進/供水系統處于承壓工作狀態,可省去水位自動控制系統,且有操作簡單,噴淋壓力高的優點。
本發明有足夠大的熱交換面積,因而熱阻小且熱交換溫度低,熱交換面上不易結垢,可永遠保持較高的熱交換效率。
本發明主要由高分子材料制造,能節約大量的金屬原材料,大幅度的降低系統的制造成本,且有壽命長、可靠性高、生產工藝簡單、可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一種平板承壓雙循環水箱內膽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圖1沿A-A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圖1沿B-B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圖3中D-D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中1.電加熱器安裝管,2.端蓋,3.增強層,4.環形孔,5.水箱,6.水箱壁內的孔,7.增強層,8.環形孔,9.端蓋,10.增強層,11.弧形板,12.空間,13.擋板,14.管,15.水箱壁,16.弧形板,17.水箱壁上的縫,18.集管,19.弧形板,20.增強層上的孔,21.排氣管,22.進冷水管,23.增強層上的孔,24.出熱水管,25.傳感器安裝管,26.增強層上的孔,27.排污管。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圖3、圖4共同描述了一種平板承壓雙循環水箱內膽的結構形式。內膽主要采用高分子材料,或改性高分子材料,或增強高分子,或復合高分子材料制造,端蓋2壁內有增強層3,增強層3上有孔23,端蓋2上有電加熱器安裝管1、進冷水管22和出熱水管24,端蓋2上的環形槽的內側板向內凸出有弧形板19;弧形板19、水箱上的弧形板16、擋板13、水箱壁15、內膽壁共同圍成的集管18,集管18一方面與環形孔4相互連通,另一方面通過電加熱器安裝管1、水箱壁上的縫17與外界相通;端蓋9壁內有增強層10,端蓋9上有管14、排氣管21、傳感器安裝管25、排污管27,端蓋9上有環形槽,端蓋9上的環形槽的內側板向內凸出有弧形板11;弧形板11、擋板13、端蓋壁共同圍成空間12,空間12一方面與環形孔8相互連通,另一方面通過端蓋上的管14與外界相通;端蓋壁內增強層上有孔23、26;端蓋、端蓋壁內的增強層、端蓋上的環形槽、端蓋上的弧形板、端蓋上的管采用注塑成型工藝一體化注塑成型;水箱5壁內有增強層7,增強層7上有孔20;內膽壁內的增強層為管狀、或網狀、或螺旋狀,或纖維分散狀結構;內膽增強層的用材是金屬材料、或玻纖、或碳纖、或化纖、或鋼纖、或陶瓷纖維材料、或天然纖維材料、或植物纖維、或纖維復合材料;水箱上有弧形板16,水箱壁上開有縫17;水箱、水箱壁內的增強層、水箱壁內的孔、水箱上的弧形板、水箱壁上的縫采用注塑成型工藝一體化注塑成型;水箱、水箱壁內的增強層、水箱壁內的孔、水箱上的弧形板采用擠出成型工藝一體化擠出成型,或采用兩種以上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增強材料共擠成型;水箱壁內有多個孔6,孔6的截面形狀為圓、或橢圓、或三角形、或多邊形、或不規則形。端蓋2上的環形槽與水箱5連接在一起后形成環形孔4,環形孔4與水箱壁內的孔6相互連通;端蓋9上的環形槽與水箱5連接在一起后形成環形孔8,環形孔8與水箱壁內的孔6相互連通;內膽上的環形槽與水箱連接方式為熱熔對接、或熱熔插接、或膠合連接、或使用以上技術的復合連接;傳感器安裝管25與端蓋9的上部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侯國山,未經侯國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564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承壓雙循環水箱內膽
- 下一篇:耐高壓雙循環水箱內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