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氨基酸增香肥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65252.1 | 申請日: | 2009-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2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巖;李海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海泉 |
| 主分類號: | C05F11/08 | 分類號: | C05F1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8030河南省鶴壁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氨基酸 增香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經濟作物使用的專用生物有機肥,具體是煙草、茶葉、蔬菜使用的一種氨基酸增香肥。
背景技術:
對于經濟作物的質量,經濟作物的香氣尤其是煙草、茶葉的自然香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煙草、茶葉的種植中,為提高煙草、茶葉的自然香氣,保證煙草的品質,煙草、茶葉種植者側重于施農家肥。但是由于氨基酸含量達不到指標,還是影響了煙草、茶葉的香氣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了改善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可大幅度提高經濟作物香氣質量的一種氨基酸增香肥。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將增香菌劑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20%、鈉豆芽孢桿菌20%、乳酸菌20%、酵母菌20%、黃曲霉20%配制成增香菌劑,再把增香菌劑接種到發酵原料成分為菜粕90%、魚粉9%、醋渣1%的原料中發酵,制成氨基酸增香肥;
其工藝流程為:
1)菌劑的生產:將微生物菌株按單株,接種到高密度發酵罐系統中分別進行擴大繁殖,使每毫升液體中菌株含量達到100多個億;枯草芽孢桿菌、鈉豆芽孢桿菌、酵母菌、黃曲霉四種高密度單株菌液按0.7∶1的比例添加在麩皮、細豆粕、玉米粉混合物中,使菌株附著在混合物中,經風干水分降至25%配制成固體增香菌劑;乳酸菌以液體形態裝瓶為液體增香菌劑;
2)發酵前菌劑的預處理:增香菌劑生產氨基酸增香肥料時,增香菌劑的用量為發酵物料的1.5‰,其中包括80%的固體增香菌劑,20%的液體增香菌劑;先將固體增香菌劑和水以1∶2比例,提前12-24小時浸泡在40℃的溫水中,浸泡6個小時后,再將液體增香菌劑添加到浸泡液中,繼續浸泡6-18個小時后備用;
3)發酵:將增香菌劑浸泡液加入到菜粕、魚粉等原料組成的高蛋白質物料中,調節水分至60-65%,進行充分分解使蛋白質迅速降解轉化為多種氨基酸;當氨基酸含量達到10-15%時通過調節水分,控制發酵溫度等措施,減少微生物活性停止發酵,經風干降低水分至30%左右即成為高氨基酸含量的物料添加劑;
4)混合:按30-50%的比例將高氨基酸含量的物料添加劑添加到優質的生物有機肥或復混肥中,制成不同氨基酸含量的氨基酸增香肥,然后包裝入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發明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的氨基酸增香肥是通過高密度添加能夠大量分泌蛋白酶的高密度微生物菌株,采用獨特的高密度發酵系統進行培養的工藝方法,對菜粕、魚粉等高蛋白原料進行快速分解生成魚粉等高蛋白原料進行快速降解轉化,有效接種量大,發酵和終止發酵速度快,因此生產的煙草增香肥富含大量的氨基酸和有機質,可大幅度提高煙草、茶葉、蔬菜香氣質量,改善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調節土壤生態平衡,抑制病害,為煙草、茶葉、蔬菜生長提供全面的營養,提高品質,是一種多功能、多用途的新型有機肥料,其優點是:
1、微生物發酵液中每毫升液體菌株含量達100個億以上,能夠大量分泌出蛋白酶的主要微生物菌株是從動物腸道、糞便中經過多次篩選,并經過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的有益菌;
2、通過分解使蛋白質迅速轉變為多種氨基酸,在發酵過程中,將溫度控制在40℃以下,適合菌株生長的范圍內;溫度過高,會使氨基酸繼續降解,蛋白質較多的轉化為氮和氨氣蒸發掉,從而降低肥料中氨基酸的含量;
3、富含有大量氨基酸、有益微生物菌群和豐富的有機質混合物,可以作為優質的肥料直接施入土壤,也可根據作物的需要按比例添加到有機肥和復混肥料中制成不同的專用肥料,其共同特征,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團粒結構,增加土壤微生物數量和活性物質,促進根系吸收能力等;
4、尤其富含能夠促進烤煙、茶葉、蔬菜、瓜果等農產品陳化過程中與糖類結合形成阿美杜里化合物的氨基酸和天然香氣質的合成,對于提高農產品的內在品質。恢復天然香氣質效果明顯;
5、提高農作物的抗逆性,同時施用氨基酸增香肥還可抑制土傳病害,如青枯根腐病、黑脛斑病、枯萎病、根線蟲等。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將增香菌劑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20%、鈉豆芽孢桿菌20%、乳酸菌20%、酵母菌20%、黃曲霉20%配制成增香菌劑,再把增香菌劑接種到發酵原料成分為菜粕90%、魚粉9%、醋渣1%的原料中發酵,制成氨基酸增香肥;
其工藝流程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海泉,未經李海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52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