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鈷錳二元液體催化劑的合成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65212.7 | 申請日: | 2009-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1257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玉 |
| 主分類號: | B01J23/889 | 分類號: | B01J23/889;B01J35/12;B01J37/00;C07C6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12河南省洛***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元 液體 催化劑 合成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體催化劑的合成工藝,尤其是一種鈷錳二元液體催化劑的合成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PTA(精對苯二甲酸)在生產工藝過程中,氧化單元所選用的均為醋酸鈷、醋酸錳固體催化劑。根據工藝不同其配比也有所不同,但無論采取何種配比都力圖提高催化劑活性,降低原輔材料消耗,以達到降本增效。目前國內PTA裝置氧化單元普遍采用的醋酸鈷、醋酸錳固體催化劑在存儲過程中容易結塊,配制過程中容易混入雜物,落地損耗,溶解不充分及帶進的雜物易堵塞管線,會給生產過程造成安全隱患。同時在人工配制過程中固體催化劑原子量配比不易控制,使催化劑的活性不能達到最佳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氧化的反應速度,增加了PX,醋酸燃燒損失,降低了PTA裝置的綜合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固體催化劑在使用過程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種鈷錳二元液體催化劑的合成工藝,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經過配料、合成、脫雜、沉降、灌裝后得到鈷錳含量摩爾比為4.6-11的鈷錳二元液體催化劑,本發明的工藝步驟為:
配料:金屬鈷、金屬錳、助溶劑和水按比例配料;
合成:金屬鈷、金屬錳、助溶劑和水先后投入合成釜,在20℃-120℃、常壓下反應5-10小時;
脫雜:反應后的產物經過管道送入脫雜通道,除去里面含有的金屬雜質;
沉降:反應后的產物脫雜后通過管道進入沉降池,自然沉降至少1小時;
灌裝:沉降后可得到鈷錳含量摩爾比為4.6-11的鈷錳二元液體催化劑,進行灌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鈷錳二元液體催化劑具有活性高、質量可靠、穩定性好;技術質量指標低于固體指標,使用方便。不僅能減少使用固體催化劑的配制環節,節省人工費用,消除固體催化劑配制過程中因雜質引起的管線堵塞及不穩定性等安全隱患,而且可以降低原輔材料單耗,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金屬鈷、金屬錳、助溶劑和水按比例配料;金屬鈷、金屬錳、助溶劑和水先后投入合成釜,在20℃-120℃、常壓下反應5-10小時;反應后的產物經過管道送入脫雜通道,除去里面含有的金屬雜質;反應后的產物脫雜后通過管道進入沉降池,自然沉降至少1小時;沉降后可得到鈷錳含量摩爾比為4.6-11的鈷錳二元液體催化劑,進行灌裝。
實施例二
金屬鈷、金屬錳、助溶劑和水按比例配料;金屬鈷、金屬錳、助溶劑和水先后投入合成釜,在40℃-110℃、常壓下反應6-9.5小時;反應后的產物經過管道送入脫雜通道,除去里面含有的金屬雜質;反應后的產物脫雜后通過管道進入沉降池,自然沉降至少1小時;沉降后可得到鈷錳含量摩爾比為4.6-11的鈷錳二元液體催化劑,進行灌裝。
實施例三
金屬鈷、金屬錳、助溶劑和水按比例配料;金屬鈷、金屬錳、助溶劑和水先后投入合成釜,在30℃-100℃、常壓下反應6-9小時;反應后的產物經過管道送入脫雜通道,除去里面含有的金屬雜質;反應后的產物脫雜后通過管道進入沉降池,自然沉降至少1小時;沉降后可得到鈷錳含量摩爾比為4.6-11的鈷錳二元液體催化劑,進行灌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玉,未經張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52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