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皮革黃色染料合成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65069.1 | 申請日: | 2009-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435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子厚;朱振漢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呈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B35/04 | 分類號: | C09B35/04;D06P1/02;D06P3/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900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皮革 黃色 染料 合成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染料的合成工藝,尤其是一種皮革黃色染料合成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黃色色譜的染料在現代皮革染色中用量逐年上升,約占皮革染料25%。除了直接用于將藍濕皮染成黃色外,黃色皮革染料主要用于調節其它色光皮革染料的調色或配色。傳統皮革黃色染料一直沿用酸性黃(嫩黃)或弱酸性(嫩黃)等染料,這些染料一般為單偶氮染料,分子量相對較上,在皮革染色中具有滲透性好,上染率高等優點,但由于分子量較小,染色皮革存在固色牢度差,遷移性大的缺點,嚴重阻礙了皮革產品品質的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傳統工藝制作的黃色染料在皮革染色中固色牢度差,遷移性大的缺陷,解決目前國際、國內急待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皮革黃色染料合成工藝。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其合成工藝配方摩爾比為:
4.4’一二氨基苯磺酰苯胺∶鹽酸∶亞硝酸鈉∶水楊酸∶吡唑啉酮為1∶5.6∶2.2∶1∶0.98。
本發明的合成工藝步驟為:
配料:4.4’一二氨基苯磺酰苯胺、鹽酸、亞硝酸鈉按照摩爾比配料;
重氮化:在溫度T≤12℃,0.5≤PH≤2.5的條件下,反應時間在0.5-2.5小時;
一次偶合:添加水楊酸,在溫度3-16℃,6≤PH≤10的條件下,反應時間2-4.5小時;
二次偶合:添加吡唑啉酮,在溫度8-22℃,8≤PH≤11的條件下,反應時間2-5小時;
混合:加入雙季胺鹽混合。
干燥:干燥,產出成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①篩選中間體,該中間體首先應為不含24種致癌芳香胺的綠色環保型中間體;②該中間體應具有合成黃色染料的相應的分子結構(即含有發色固、助色團等);③合理的合成工藝研究。經反復試驗,合成工藝適合工業化生產的需要。
選用的基礎中間體4.4’一二氨基苯磺酰苯胺(DASA)系目前國際公認的環保型中間體,用它合成的染料不含24種致癌芳香胺,生產工藝為綠色環保工藝,合成的染料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對操作工人造成危害。經查證,目前國內用該中間體僅合成了黑色譜的弱酸性染料210、234等,該黑色譜的染料的各項技術指標均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質量。用該中間體合成皮革黃色染料系國內首創。經用戶使用驗證,不僅上染率高,而且固色牢度、耐水洗牢度均達到4-5級。由于該染料固色牢度好,在使用過程中,染色廢水色度淺,可減少染色廢水水處理費用,節省大量資金。
皮革黃色染料主要性能指標:外觀:紅棕色固體粉末;氣味:無;溶解性:全溶于水、甲醇或乙醇;色光:染料色光隨吡唑啉酮用量可以調節;上染率:≥99%;固色率:≥95%;濕處理牢度:4-5級;干摩擦牢度:4-5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按照以下摩爾比:4.4’一二氨基苯磺酰苯胺∶HCl∶NaNO2∶水楊酸∶吡唑啉酮=1∶5.6∶2.2∶1∶0.98,把4.4’一二氨基苯磺酰苯胺、鹽酸、亞硝酸鈉配好,在溫度T≤12℃,0.5≤PH≤2.5的條件下,反應時間在0.5-2.5小時進行重氮化;之后添加水楊酸,在溫度3-16℃,6≤PH≤10的條件下,反應時間2-4.5小時進行一次偶合;添加吡唑啉酮,在溫度8-22℃,8≤PH≤11的條件下,反應時間2-5小時進行二次偶合;二次偶合后加入雙季胺鹽混合;混合后干燥,產出成品。
實施例二
按照以下摩爾比:4.4’一二氨基苯磺酰苯胺∶HCl∶NaNO2∶水楊酸∶吡唑啉酮=1∶5.6∶2.2∶1∶0.98,把4.4’一二氨基苯磺酰苯胺、鹽酸、亞硝酸鈉配好配好,在溫度5-10℃,0.8≤PH≤2.2的條件下,反應時間在1-2小時進行重氮化;之后添加水楊酸,在溫度5-15℃,8.5≤PH≤9.5的條件下,反應時間2.5-4小時進行一次偶合;添加吡唑啉酮,在溫度10-20℃,8.5≤PH≤10的條件下,反應時間3-4.5小時進行二次偶合;二次偶合后加入雙季胺鹽混合;混合后干燥,產出成品。
實施例三
按照以下摩爾比:4.4’一二氨基苯磺酰苯胺∶HCl∶NaNO2∶水楊酸∶吡唑啉酮=1∶5.6∶2.2∶1∶0.98,把4.4’一二氨基苯磺酰苯胺、鹽酸、亞硝酸鈉配好配好,在溫度8-12℃,1≤PH≤2.5的條件下,反應時間在1-1.5小時進行重氮化;之后添加水楊酸,在溫度8-12℃,8.2≤PH≤9.8的條件下,反應時間2-4.5小時進行一次偶合;添加吡唑啉酮,在溫度15-20℃,8.2≤PH≤9.6的條件下,反應時間3.5-4.5小時進行二次偶合;二次偶合后加入雙季胺鹽混合;混合后干燥,產出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呈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南呈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50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節水型純水機
- 下一篇:一種用于生產硫酸鋁的冷卻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