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脫連接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64231.8 | 申請日: | 2009-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7809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濤;黃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27 | 分類號: | H01R13/627;H01R13/639;G02B6/4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 浩 |
| 地址: | 471003***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線纜連接用的防脫連接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于光纜或電纜的連接器中,有一類是尾部供線纜末端通入、頭 部與其他連接器的口部插配的連接器,為了在插配時能夠鎖緊,并便于解鎖 拔下,這類連接器的外殼上設有一端與殼體連接、另一端懸浮于殼體外表面 上方的彈性鎖鍵,另外還設有用于按壓彈鍵向外殼移動解鎖的觸發鍵,美國 專利US5638474中就詳細介紹了這樣的一種連接器,如圖3所示,該連接器 上的彈鍵120的自由端與觸發鍵130在殼體110上方嚙合配合,雖然觸發鍵 130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彈鍵120向后拔下拉動時阻擋其他線纜,但是該專 利主要解決了向后拉拔線纜時卡滯的問題,而不能解決向前遞送線纜卡滯的 問題,在向前或斜上、斜下方遞送該種連接器時,纜線仍會由彈鍵120與觸 發鍵130的接觸處之間進入而纏繞在鍵體上,對接線工作造成一定麻煩,而 且彈鍵120、觸發鍵130的懸浮的自由端與殼體110之間沒有穩定的支撐物, 也沒有用于防止側向扭擺的限位裝置,因此彈鍵120或觸發鍵130容易受外 力扭斷,另外彈鍵120或觸發鍵130為分體設置和加工,加工工藝比較復雜, 增加了成本;另外在觸發鍵130的頂部設有凸出的加強結構132也容易對線 纜造成卡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殼體上的鎖緊裝置穩定可靠、對線纜無阻擋 的防脫連接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脫連接器,包括內設線纜通道的殼體,殼 體前端為插接端,后端為線纜通入端,殼體一側設置有鎖緊裝置,所述殼體 是由前、后兩個部件插配構成,所述殼體前部件的后端面上向后延伸有至少 兩個連接臂,每個連接臂末端設有一對相對間隔設置的懸臂,成對的兩懸臂 的相對面之間設有供懸臂在受壓或釋放時可彈性收攏或張開的收張口,懸臂 末端設有外翻的倒刺;所述殼體后部件的前端設有與連接臂對應配合的連接 臂插接腔,連接臂插接腔內設有與懸臂末端的倒刺相配合的、容倒刺卡入的 倒刺卡接槽。
所述連接臂為相對設置于殼體前部件后端面的兩側的一對大致平行的連 接臂,所述懸臂之間的收張口的收張方向與線纜通道軸線垂直,所述懸臂末 端的倒刺沿收張口的收張方向朝外設置;所述連接臂插接腔中的倒刺卡接槽 為相對設置,兩倒刺卡接槽凹設于連接臂插接腔的腔壁上,兩倒刺卡接槽的 槽底間距大于連接臂插接腔于懸臂收張方向上的間距。
所述鎖緊裝置為拱形彈性結構,拱形彈性結構由連成一體的前段的鎖體 部分和尾段的支撐部分構成;所述鎖體部分與殼體前部件的表面彈性固連, 支撐部分的尾端與殼體后部件對應位置處的表面滑動支撐配合,支撐部分與 鎖體部分之間彈性連接,鎖體部分、支撐部分與殼體的線纜通道的軸線分別 呈一定角度。
所述殼體后部件上設有與鎖緊裝置的支撐部分尾端沿線纜通道的軸向 導向配合的導向結構。
所述導向結構為殼體后部件上設置的軸向的導向槽,支撐部分的尾端與 導向槽的槽底滑動配合,支撐部分的兩側與導向槽的槽壁導向配合。
所述鎖體部分與支撐部分通過弧形結構過渡連接,所述鎖體部分的頂面 及兩側面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用于在連接器插接時鎖扣的鎖鍵。
所述鎖體部分與殼體的線纜通道的軸線之間具有夾角α,支撐部分與殼 體的線纜通道的軸線之間具有夾角β,且β>α。
所述支撐部分的尾端與殼體后部件對應位置處的殼體表面為一和線纜通 道軸線有一定角度的斜面,該斜面的前端遠離線纜通道,該斜面的后端靠近 線纜通道。
所述鎖體部分正下方的殼體表面上設有鎖緊裝置限位結構,所述限位結 構與鎖體部分之間設有鎖體部分彈壓空間。
所述鎖緊裝置限位結構為固設于殼體上的凸臺。
本發明的連接器是由前、后兩部件插接構成,前、后兩部件的插接配合 是通過至少一對連接臂與相配合的連接臂插接腔的卡配實現的,而且連接臂 末端設有相對分開設置的一對懸臂,一對懸臂之間通過收張口實現卡配時的 彈性收張效應,而連接臂插接腔內設有與懸臂末端的倒刺配合的倒刺卡接槽, 在使用時,只需將其中一個部件上的連接臂插入另一部件的連接臂插接腔就 能方便的實現懸臂倒刺與相應卡槽的卡配,而且連接臂插接腔的入口部分的 通道空間應小于相對的倒刺卡接槽的間隔空間,這樣在倒刺與倒刺卡接槽卡 配后,就無法將倒刺從連接臂插接腔中拉出,實現防脫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423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