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能循環機械能力動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62816.6 | 申請日: | 2009-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313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鑫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鑫弘 |
| 主分類號: | H02K53/00 | 分類號: | H02K5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42455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能 循環 機械 能力 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能循環機械能力動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飛輪儲能器或彈性勢能儲能器。儲能時間較短。都是一過性儲能。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過的與飛輪、彈性勢能相關的專利很多。下列幾項,200720035408。8、200410044410。2、03826182。0、200410077390。9、02132762。9、200710053636,美國已使用并公開的的制造技術,是必須在真空中運轉,飛輪軸承采用磁懸浮架構。美國的飛輪糸統公司有詳細的數據,飛輪的轉速一般在每分鐘5萬轉至20萬轉,但必須在真空中運行,它的軸承是磁懸浮的,摩擦阻力非常小,保證它長時運行,運行時間在5小時至7小時,但制造成本高,充電時間長,運行時間短,飛輪的轉數過高對材料的要求高,一般的材料會離心解體,成爆炸形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電動機啟動,而便于控制,電能為動力源來推動循環長時間運轉,運轉10小時以上。制造成低,起動要求低,起動速度快1分鐘左右,的飛輪儲能器。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有十個基本原理技術方案。第一個技術方案是:飛輪各方案統一設置在動力輸出軸的右端,飛輪的左端面前方是動力輸出軸承支座I,動力輸出軸承支座I的左側是動力輸出齒輪,動力輸出齒輪與發電機齒輪嚙合聯接,發電機齒輪配接在發電機的轉軸上,發電機與動力輸出軸平行列置,動力輸出齒輪的左端面前方是作功輸出從動小齒輪,作功輸出從動小齒輪的左端面前方是雙軸承支座I,雙軸承支座I支承著動力輸出軸的左端又支承著受擊推力軸的。作功輸出從動小齒輪與飛輪同軸相連在動力輸出軸上。作功輸出從動小齒輪與受擊推力傳動小齒輪嚙合聯接。受擊推力傳動小齒輪的左端面前方是雙軸承支座I,雙軸承支座I的左側是受擊推力齒輪,受擊推力齒輪與受擊推力傳動小齒輪同軸相連,受擊推力齒輪的左端面前方是受擊推力軸承支座,受擊推力齒輪與主動擊推力半圓小齒輪嚙合聯接,主動擊推力半圓小齒輪配接在曲軸的左端,主動擊推力半圓小齒輪的右端面前方是曲軸軸承支座I,曲軸軸承支座I的右側是曲拐。曲拐與主連桿的大頭相連接,主連桿的小頭端與杠桿的長力臂端連接,杠桿的短力臂端與活動接頭連接,活動接頭的另一端與彈簧導向桿連接,彈簧導向桿的凸緣壓在彈簧上,彈簧的下端壓在彈簧穩固座的凸緣上,彈簧穩固座的中心鉆孔,彈簧導向桿的下端插入孔中,且在孔中滑動。杠桿的長短力臂交分點是支點軸穿過,垂直于杠桿中心線,支點軸的兩端分別裝配接在支點軸承支座I和支點軸承支座II的軸承孔里。曲拐的右端面前方是雙軸承支座II,雙軸承支座II支承著曲軸和動力輸入軸。雙軸承支座II的右側是反作功用力半圓小齒輪配接于曲軸右端。反作功用力半圓小齒輪與反作功用力變換齒輪嚙合聯接,反作功用力變換齒輪與動力輸入齒輪同軸相連,動力輸入軸的右端面前方是動力輸入軸承支座I。動力輸入齒輪與電動機齒輪嚙合聯接,電動機齒輪配接在電動機的轉軸上,電動機電覽線的另一端連接在自動換接控制開關上,自動換接控制開關上還接有發電機電覽線和電源電覽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鑫弘,未經王鑫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28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