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子束蒸發(fā)技術(shù)制備微球碳化硼薄膜的方法與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60287.6 | 申請日: | 2009-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194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廖志君;范強;王自磊;劉成士;趙利利;盧鐵城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C14/06 | 分類號: | C23C14/06;C23C14/30;C23C14/54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專利事務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黃幼陵 |
| 地址: | 610207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電子束 蒸發(fā) 技術(shù) 制備 碳化 薄膜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用于制備微球碳化硼薄膜的三維沉積裝置,包括電機(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觸桿I(2)、觸桿II(3)、活塞式壓板(10)、套筒(4)、彈簧(5)、支撐板(6)和篩網(wǎng)反彈盤(8);支撐板(6)的一端與篩網(wǎng)反彈盤(8)連接,套筒(4)固定在支撐板上,彈簧(5)安裝在套筒(4)內(nèi),活塞式壓板與套筒(4)為動配合,活塞式壓板的下端面與彈簧(5)上端接觸,活塞式壓板的上端面與觸桿II(3)的一端連接,觸桿II(3)的自由端為斜面,觸桿I(2)至少為1根,安裝在與電機(1)外殼固連的連接件上,觸桿I(2)的長度為:在電機(1)帶動下轉(zhuǎn)至對應于觸桿II(3)的位置時與觸桿II接觸并觸動觸桿II運動。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備微球碳化硼薄膜的三維沉積裝置,其特征在于篩網(wǎng)反彈盤網(wǎng)孔(7)的孔徑為微球形襯底直徑的65%~75%。
3.一種電子束蒸發(fā)技術(shù)制備微球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安裝有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三維沉積裝置的電子束蒸發(fā)設備,包括以下步驟:
1)將碳化硼膜料放到電子束蒸發(fā)設備的坩堝中,將清洗、干燥后的微球形襯底放到三維沉積裝置的篩網(wǎng)反彈盤里,使微球形襯底位于坩堝正上方20cm~30cm處;
2)在真空條件進行鍍膜,鍍膜真空度不低于5.0×10-3Pa;襯底溫度為室溫~300℃;
3)調(diào)節(jié)電子束使其聚焦到膜料上的斑點最小,調(diào)節(jié)三維沉積裝置,使篩網(wǎng)反彈盤以0.125Hz~1Hz的頻率作間歇式振動,鍍膜時電子束束流值控制在80mA~140mA,鍍膜時間至少為5h。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微球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形襯底為鋼球或玻璃球。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備微球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wǎng)反彈盤的振動頻率為0.2Hz~0.5Hz。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備微球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底溫度為室溫。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微球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底溫度為室溫。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備微球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硼膜料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原料是純度至少為99.9%的硼粉和純度至少為99.99%的碳粉,碳粉與硼粉的摩爾比為1∶2.5~6.5;將碳粉和硼粉球磨混合均勻,然后在真空燒結(jié)爐中燒結(jié),真空度不低于0.1Pa,以5℃~30℃/分鐘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到1600℃~1900℃,保溫時間至少為1小時,保溫后以5℃~20℃/分鐘的降溫速率降到室溫,得到不同硼、碳化學計量比的碳化硼粉料;將碳化硼粉料壓結(jié)成片狀體,再將所述片狀體于150MPa~250MPa等靜壓致密化后在真空燒結(jié)爐中燒結(jié),真空度不低于0.1Pa,以15℃~25℃/分鐘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到1400℃-1600℃,保溫時間至少為0.5小時,保溫后以15℃~25℃/分鐘的降溫速率降到室溫,得到密度至少為2.1g/cm3的片狀碳化硼膜料。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微球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硼膜料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原料是純度至少為99.9%的硼粉和純度至少為99.99%的碳粉,碳粉與硼粉的摩爾比為1∶2.5~6.5;將碳粉和硼粉球磨混合均勻,然后在真空燒結(jié)爐中燒結(jié),真空度不低于0.1Pa,以5℃~30℃/分鐘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到1600℃~1900℃,保溫時間至少為1小時,保溫后以5℃~20℃/分鐘的降溫速率降到室溫,得到不同硼、碳化學計量比的碳化硼粉料;將碳化硼粉料壓結(jié)成片狀體,再將所述片狀體于150MPa~250MPa等靜壓致密化后在真空燒結(jié)爐中燒結(jié),真空度不低于0.1Pa,以15℃~25℃/分鐘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到1400℃-1600℃,保溫時間至少為0.5小時,保溫后以15℃~25℃/分鐘的降溫速率降到室溫,得到密度至少為2.1g/cm3的片狀碳化硼膜料。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微球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硼膜料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原料是純度至少為99.9%的硼粉和純度至少為99.99%的碳粉,碳粉與硼粉的摩爾比為1∶2.5~6.5;將碳粉和硼粉球磨混合均勻,然后在真空燒結(jié)爐中燒結(jié),真空度不低于0.1Pa,以5℃~30℃/分鐘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到1600℃~1900℃,保溫時間至少為1小時,保溫后以5℃~20℃/分鐘的降溫速率降到室溫,得到不同硼、碳化學計量比的碳化硼粉料;將碳化硼粉料壓結(jié)成片狀體,再將所述片狀體于150MPa~250MPa等靜壓致密化后在真空燒結(jié)爐中燒結(jié),真空度不低于0.1Pa,以15℃~25℃/分鐘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到1400℃-1600℃,保溫時間至少為0.5小時,保溫后以15℃~25℃/分鐘的降溫速率降到室溫,得到密度至少為2.1g/cm3的片狀碳化硼膜料。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jīng)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0287.6/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23C 對金屬材料的鍍覆;用金屬材料對材料的鍍覆;表面擴散法,化學轉(zhuǎn)化或置換法的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真空蒸發(fā)法、濺射法、離子注入法或化學氣相沉積法的一般鍍覆
C23C14-00 通過覆層形成材料的真空蒸發(fā)、濺射或離子注入進行鍍覆
C23C14-02 .待鍍材料的預處理
C23C14-04 .局部表面上的鍍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4-06 .以鍍層材料為特征的
C23C14-22 .以鍍覆工藝為特征的
C23C14-58 .后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