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獨立匹配分數層融合的高精度掌紋識別算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59271.3 | 申請日: | 2009-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5185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家樹;黃文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4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樹明 |
| 地址: | 610031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獨立 匹配 分數 融合 高精度 掌紋 識別 算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認證方法,具體的說是一種基于獨立匹配分數層融合的高精度掌紋識別算法。?
技術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以及金融、司法、安檢、電子商務等很多場合都需要準確的身份識別。人類的身份識別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基于知識的方法,如使用密碼、口令等;第二種是基于物品的方法,如使用鑰匙、ID卡等;第三種是基于人體的生物特征的方法,如人臉、指紋、掌紋,語音等。前兩種方法存在著很多的缺陷,基于物品的方法攜帶不方便且容易丟失、損壞、被盜用或偽造;基于知識的方法容易被遺忘、破解等。基于人體生物特征的身份識別方法克服了上述缺陷,使用生物特征方法是基于人體所固有的特征,不會丟失或忘記。?
作為一項新興的生物識別技術,掌紋識別與其他生物特征相比主要有以下優點:掌紋的面積較大,涵括的信息比一枚指紋豐富得多,因此,從理論上來講掌紋具有比指紋更好的可區分性。同時,掌紋的主要特征是手掌上的幾條主線和褶皺線,因此在低分辨率圖像下提取的特征足以提供身份識別所需的信息,并且提取的特征不易受噪聲的干擾。與虹膜特征相比,掌紋圖像采集設備簡單易行,成本遠低于虹膜圖像的采集設備。和手型特征相比,掌紋特征穩定,唯一性更強,不易偽造,且識別精度更高。掌紋獲取方式與刑事和訴訟關聯較小,因此用戶接受程度較高。?
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對基于掌紋的生物特征識別方法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Zhang等人在美國專利[Zhang?Dapeng?David,KongWai-Kin?Adams,Method?of?palmprint?identification,專利公開號:US?2004/0057604A1]和[Zhang?Dapeng?David,Kong?Wai-Kin?Adams,Palm?print?identification?usingpalm?line?orientation,專利公開號:US?2005/0281438?A1]以及Zhang[D.Zhang,W.Kong,J.You?and?M.Wong,“Online?palmprint?identification”,IEEETrans.Pattern?Anal.Machine?Intell,vol.25,no.9,pp.1041-1050,2003]將Gabor濾波?器用于提取掌紋圖像的紋理特征,稱為PalmCode。但這種算法對只采用了掌紋圖像的一個方向的信息,其他的方向信息丟失,其掌紋識別精度低。Kong[A.Kong,D.Zhang?and?M.Kame,”Palmprint?identification?using?feature-levelfusion”.Pattern?Recognition,vol.39,no.3,pp.478-487,2006.]對PalmCode方法進行改進,采用四個方向的Gabor濾波器,使用先濾波再采樣方法分別提取四個方向的掌紋圖像的紋理特征,然后通過最大值融合準則,取紋理特征的每個像素的四個方向特征的最大值作為融合紋理特征相應像素的值,即融合編碼(FusionCode)。這種算法特征提取階段的計算復雜度明顯增加,并且四個方向特征融合為一個特征,丟失了部分有用的掌紋信息,從而難以充分利用掌紋紋理的相位和方向信息。同時,由于Gabor濾波器中直流分量的存在,使其提取的特征受光照的影響較大,使掌紋認證的識別精度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獨立匹配分數層融合的高精度掌紋識別算法,該種算法的計算復雜度低,識別速度快,識別精度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獨立匹配分數層融合的高精度掌紋識別算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5927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