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便攜式設備的放射處方劑量計算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58698.1 | 申請日: | 2009-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86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繼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迪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N5/00 | 分類號: | A61N5/00;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高***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便攜式 設備 放射 處方 劑量 計算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便攜式設備的放射處方 劑量計算系統。
背景技術
到目前為止,由于人們越來越多地利用放射線對各種組織器官的正常細胞 群和腫瘤細胞群的不同影響和損傷,以及他們恢復能力的差別,使得放射治療 成為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準確地計算放射處方劑量是保證放射治療 質量的關鍵。根據我國目前現狀,至今還有很多放射治療單位依然采用人工計 算的方式來得到放射治療的處方劑量值,即MU。其在日常放射治療中的具體計 算方法通常要由查表的方法來確定放療時的百分深度劑量、組織最大劑量比、 楔形因子以及射野輸出因子。從而方可計算出放射治療的處方劑量值(MU)。 而對于如此繁瑣的過程,如果采用手工計算,對于一個比較繁忙的放療科或放 療中心來說是較為費時和容易出錯的。
另外,目前放射治療的處方劑量值(MU)的另外一種計算方法主要為通過 分析百分深度劑量、組織最大劑量比、楔形因子以及射野輸出因子等參數的物 理意義以及他們與放射治療的處方劑量值(MU)的關系,之后利用高級程序語 言設計一組能夠實現放射治療處方劑量值的自動計算的程序,我們稱之為MU 計算器,并以此得出MU值。但長期以來,MU計算器的使用一直停留在計算 機上,加上各醫院的經濟條件不一,每個醫院為放療醫師以及物理師的計算機 配置不可能完全到位,因此使用很不方便。本發明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 不足而提出的改進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基于便攜式設備的放射處方 劑量計算系統,該系統可集成到便攜式設備上,不僅解決了利用人工計算放射 治療處方劑量值較為費時且容易出錯的問題,而且能解決現有的PC機上進行計 算MU值的不便,很大程度上方便放療醫師及物理師的使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基于便攜式設備的 放射處方劑量計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處方劑量計算系統以包含有微 處理器的便攜式設備為載體,主要包括有:
參數輸入模塊,用于將待計算的病例參數輸入至MU計算模塊,為放射處 方劑量計算做準備;
機器數據管理模塊,用于采集和處理放射治療機器的數據,并將計算MU 所需要的機器數據傳送至MU計算模塊;
MU計算模塊,用于根據輸入的病例參數和所選擇的放射治療設備來計算放 射處方劑量值;
MU值輸出模塊,用于顯示計算所得的放射處方劑量值;
數據存儲模塊,用于存儲參數輸入模塊所輸入的病例參數、機器數據管理 模塊傳送來的機器數據、計算所得的放射處方劑量值和/或計算過程中產生的中 間和結果數據;
其中,所述MU計算模塊分別與參數輸入模塊、MU值輸出模塊和數據存 儲模塊相連接;所述機器數據管理模塊與數據存儲模塊相連接;所述參數輸入 模塊、MU計算模塊、MU值輸出模塊和數據存儲模塊均設置在便攜式設備上, 所述機器數據管理模塊設置在PC機或便攜式設備上。
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基于便攜式設備的放射處方劑量計算系統,其特征在 于,所述便攜式設備為智能手機或PSP。
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基于便攜式設備的放射處方劑量計算系統,其特征在 于,所述參數輸入模塊需要輸入的參數包括有準直器X軸坐標、準直器Y軸坐 標、腫瘤深度、腫瘤放射劑量、放射治療類型、放射治療采用的設備、楔形板 角度。
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基于便攜式設備的放射處方劑量計算系統,其特征在 于,所述機器數據管理模塊設置在PC機上時,機器數據管理模塊將放射治療機 器數據導出為XML格式的數據文件并通過便攜式設備上的數據接口傳輸至數 據存儲模塊中。
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基于便攜式設備的放射處方劑量計算系統,其特征在 于,所述參數輸入模塊和MU值輸出模塊所輸入輸出的參數通過移動式設備上 的顯示裝置顯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迪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迪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586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