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電視接收機調諧器電路及其使用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56912.X | 申請日: | 2009-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05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宇;王大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融創名睿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44 | 分類號: | H04N5/44;H04N5/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紀鐵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電視接收機 調諧器 電路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移動電視接收機應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數字移動電視接收機調諧器電路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無線通訊的迅速發展,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人們在使用手機進行通信的同時,也對其娛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為其中的典型代表,手機電視業務被運營商認為是未來通信領域最有發展前景的新業務之一。隨著DAB、DVB-H、CMMB、TMMB等協議和標準的出現,數字移動電視的市場在迅猛成長,全球范圍內在數字移動電視接收機芯片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競爭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低功耗;二是低成本。一個數字移動電視接收機芯片主要包括兩個部分:調諧器芯片和數字基帶處理芯片。在調諧器芯片中傳統架構如圖1所示:在低噪聲放大器之后,一般都有I/Q兩個支路來實現基帶信號的模擬部分解調,I/Q兩個支路主要包括混頻器、低通濾波器、可變增益放大器和直流偏移消除電路等。另外在數字基帶部分還需要兩個模數轉換器(ADC)來實現對I/Q兩路信號進行采樣。
傳統的調諧器芯片架構有如下幾個缺點:1)I/Q兩路的面積和功耗開銷比較大;2)數字基帶解碼算法對I/Q兩路的增益和相位失配比較敏感。在一些調諧器芯片中為了減小增益和相位失配,增加了增益和相位失配校準電路或者要求I/Q兩路的增益分別調控并且增益調控步長要求很精細,這些都增加了調諧芯片設計的復雜性,增加了調諧器芯片的成本。數字移動電視接收機芯片作為移動設備對于功耗和成本都非常敏感,因此任何能顯著降低功耗和成本的解決方案都是具有競爭力的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I/Q接收鏈路復用的數字移動電視接收機調諧器電路架構,滿足數字移動電視對功耗和成本的要求。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包括低噪聲放大器,所述低噪聲放大器連接有一路混頻器;所述混頻器通過I/Q本振信號切換電路與頻率綜合器相連接;在所述混頻器輸出端連接有一路低通濾波器、放大器以及模數轉換器。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通過I/Q兩路復用,首先可以降低芯片功耗和成本;另外因為I/Q兩路復用,I/Q兩路的增益和相位失配是一致的,不需要做增益和相位失配校準電路,降低芯片的設計復雜程度。
本發明所述的移動電視接收機調諧器電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產生一組具有90度相差的正交信號;頻率綜合器產生I/Q本振信號;所述具有90度相差的正交信號交替控制所述I/Q本振信號,在半個時鐘周期內,接收I路信號,在另外半個時鐘周期內,接收Q路信號;通過串行轉并行電路將串行的I/Q信號變成并行的I、Q兩路信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傳統數字移動電視調諧器電路架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I/Q鏈路復用電路架構示意圖;
圖3為控制頻率綜合器IQ兩路本振信號切換的時鐘信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發明在數字移動電視接收機調諧器芯片實現I/Q兩路信號復用,其結構包括:低噪聲放大器,在所述低噪聲放大器的后面連接有一路混頻器;所述混頻器通過I/Q本振信號切換電路與頻率綜合器相連接;在所述混頻器輸出端連接有一路低通濾波器和一路可變增益放大器以及一路模數轉換器。
如圖3所示,本發明通過一組具有90度相差的正交信號交替控制傳輸IQ信號(周期為T),控制圖2中頻率綜合器產生的I/Q本振信號交替給混頻器,在半個時鐘周期內,接收鏈路將接收I路信號,在另外半個時鐘周期內,接收鏈路接收Q路信號,然后通過串行轉并行電路將串行的I/Q信號變成并行的I、Q兩路信號。在數字基帶電路中需要對I、Q兩路信號具有的T/2的相位差別進行補償,因為T/2在電路中是確定的,所以補償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
本發明提出具有90度相差的正交信號交替控制傳輸IQ信號,在實現上僅要求正交信號切換時間遠小于基帶信號周期,對芯片射頻前端采用何種架構沒有要求,也就是說本專利可以應用于其他通訊芯片射頻前端.
以上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這些并非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做出許多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融創名睿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融創名睿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569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門窗用安全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自行車鎖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