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以納米球形聚電解質刷為微反應器制備磁性粒子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53204.0 | 申請日: | 2009-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05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明(設計)人: | 郭旭虹;朱雁;李莉;陳凱敏;房鼎業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F1/00 | 分類號: | H01F1/00;C08F285/00;C08F257/02;C08F265/04;C08F2/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紅芳 |
| 地址: | 200237***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球形 電解質 反應器 制備 磁性 粒子 方法 | ||
1.以納米球形聚電解質刷為微反應器制備磁性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聚合物微球:將助穩定劑、引發劑與聚合物單體混合后加 入到溶有表面活性劑的去離子水中,冰浴下超聲預乳化30分鐘~2小 時,繼續細乳化1~2小時后在惰性氣氛下升溫至50~80℃,攪拌速率 控制在200~500轉/分鐘,聚合反應1~4小時;原料質量比為聚合物 單體∶助穩定劑∶引發劑∶表面活性劑=1∶0.01~0.1∶0.01~0.1∶0.01~ 0.02;
(2)制備表面包覆有光引發劑的聚電解質刷內核乳液:在步驟(1) 的反應后期,緩慢將光引發劑滴加到反應體系中,加入量相當于所述聚 合物單體質量的1~10%;滴加完成后反應1~3小時;即得到光引發劑 包覆的聚電解質刷內核乳液;
(3)將步驟(2)中得到的光引發劑包覆的聚電解質刷內核乳液與 電解質單體混合并加入光反應器中,所述電解質單體加入量為所述聚電 解質刷內核乳液固含量的25~100%;抽充惰性氣體3~5次,在紫外光 照下反應2~5小時,即可得到粒徑為100~350nm的納米球形聚電解質 刷;
(4)以納米球形聚電解質刷為微反應器制備磁性納米粒子:在步驟 (3)得到的包含納米球形聚電解質刷的乳液中加入共沉淀劑,抽充氮 氣3~5次;將溶于去離子水的二價、三價鐵鹽溶液緩慢加入反應器中, 滴加速度為2~5秒/滴,在溫度為50~90℃、攪拌速率為200~500轉/ 分鐘的條件下反應1~3小時,最終得到均勻分布在所述納米球形聚電 解質刷內的磁性納米粒子;
原料的摩爾比為二價鐵鹽∶三價鐵鹽∶共沉淀劑=1∶1.4~3∶10~30, 所述納米球形聚電解質刷乳液中的聚電解質刷在步驟(3)的反應體系 中的質量分數為0.2~1%;
所述引發劑是偶氮二異丁腈或過硫酸鉀,所述光引發劑的結構式如 下:
所述聚合物單體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所述電解質單體為丙 烯酸或乙烯基苯磺酸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穩定劑為正十六 醇或正十六烷,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磺酸鈉或十二烷基苯磺酸 鈉,所述共沉淀劑為氨水或氫氧化鈉溶液,所述二價鐵鹽為七水合硫酸 亞鐵或四水合氯化亞鐵,所述三價鐵鹽為六水合氯化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的質量濃度為 1%或氫氧化鈉溶液的摩爾濃度為0.5mol/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所述光引發劑的化 學反應式如下:
制備光引發劑的步驟為:首先,將2-羥基-4’-羥基乙氧基-2-甲基 苯基乙基酮溶解于丙酮并倒入反應容器,在該反應容器中加入新純化的 吡啶,然后將甲基丙烯酰氯滴加到反應器中,攪拌下反應10~20小時 后分離得到光引發劑HMEM;
原料的質量比為2-羥基-4’-羥基乙氧基-2-甲基苯基乙基酮∶吡啶∶ 甲基丙烯酰氯=1∶0.1~0.5∶0.1~0.5。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 納米粒子的粒徑為3~5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5320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