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苧麻賽絡紡高支股線的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51983.0 | 申請日: | 2009-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658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8 |
| 發明(設計)人: | 梁紅英;周緒波;郁崇文;楊建平;郭建生;張元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2G3/02 | 分類號: | D02G3/02;D02G3/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瑩 |
| 地址: | 201620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苧麻 賽絡紡高支股線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苧麻賽絡紡高支股線的生產方法,屬于紡織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苧麻纖維是麻類纖維中品質上乘的纖維,其織物具有強力高,吸濕、散濕快,透氣性好,抑菌等優良的服用性能,且因其剛度高,硬挺,不粘身,尤其適合作夏季產品,是一種廣受青睞的綠色紡織原料。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服裝時尚產業都發生了變化,夏季面料向輕薄、柔爽、透氣、舒適和健康的流行趨勢發展,返璞歸真、回歸自然、舒適健康等新的消費觀念興起,麻紡服裝、室內裝飾、衛生保健用品等龐大的消費市場蓄勢待發,苧麻紡織業面臨重要的發展機遇。但是,麻類纖維固有的缺陷:剛性大,硬挺,柔性不足,以及我國苧麻紡織加工技術及整體裝備水平相對落后,工藝水平低,導致產品類型單一,結構雷同,成紗支數低。紡織企業生產的純紡類苧麻紗基本上是24公支、36公支兩個品種,48公支以上的品種極少批量生產,苧麻紡織品以36Nm及以下的粗厚織物為主,織物手感粗硬、起皺、刺癢感嚴重,產品的檔次、技術水平和產品附加值低,再加上也沒有自己優秀的服裝品牌,所以這些服裝在國外消費定位檔次多為中低檔,嚴重制約了苧麻纖維紡織品的應用領域拓展和苧麻纖維紡織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再加上歐盟的技術壁壘,制約著苧麻產業的發展。因此,長期以來人們致力于苧麻紗的高支化研究,但是,由于原料和紡紗工藝技術的限制,進展有限,現有的苧麻紡高支紗方法是湖南華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生產的爽麗紗(其實是一種機織物),其工藝采用的是將苧麻與水溶性維綸混紡制成混紡紗,織成織物后在后整理過程(一般是在退漿工藝)中將維綸溶掉,布中的苧麻紗支數可達300公支甚至500公支。但是存在以下問題:
1.由于退維后紗(線)的強力等性能顯著惡化,不能制得直接用于機織或針織的高支苧麻紗(線);
2.苧麻/維綸混紡紗織成的機織物結構緊密,水溶性維綸較難退去,且水洗、烘干工藝時間長;
3.織物退維后,純苧麻機織物的密度和強力很低,只能用于做紗巾等,不能做服裝用織物等;
4.水溶性維綸的水溶溫度在30℃~100℃之間,在漿紗等工藝過程中可能會使得部分水溶性維綸溶解,其溶解量的大小影響成紗強力、結構和織造過程;
5.采用的混合方式為散纖維混合或條子混合,可能出現紗線的某一部分截面內分布的全是維綸,造成該處退維后將出現斷頭等情況,此外,散纖維或條子混合時,必定有一部分維綸分布在紗的內層,這會造成退維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紡紗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種苧麻賽絡紡高支股線的生產方法,制成單紗細度在100公支以上的、并可以直接用于織造的苧麻股線。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苧麻賽絡紡高支股線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將苧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纖維粗紗采用賽絡紡方法,在細紗機上牽伸過程中混合,紡制成100~300公支混紡紗,將所得混紡紗合股、在水中退去維綸、水洗和烘干制得苧麻高支股線。
所述將苧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纖維粗紗采用賽絡紡方法紡制混紡紗的步驟中,在細紗機牽伸區中混合前苧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粗紗的間距優選為0~14mm。
所述混紡紗中水溶性維綸含量優選為10~70wt%,苧麻含量優選為30~90wt%。
所述的退去維綸溫度優選為40℃~100℃,退去維綸時間優選為0.5~6小時。
所述的退去維綸過程中優選加入助劑。
所述的助劑優選為氫氧化鈉和JFC。
所述的烘干溫度優選為50℃~100℃,烘干時間優選為0.5~6小時。
所述的苧麻高支股線的細度優選為100/2~300/2公支。
所述的混紡紗單紗捻系數優選為60~160,苧麻高支股線的捻系數優選為60~18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合股的方法,即合成股線后退維,解決長期以來由于維綸的溶掉而造成紗的結構疏松、強力低、條干均勻度差等缺陷而無法進行織造的問題;
2.采用賽絡紡在細紗機實現苧麻和維綸混合的方法,紡制的紗線強力高、條干均勻度好;
3.水溶性維綸作為伴紡纖維參與紡紗過程的時間短,工藝簡單,對前道紡紗過程影響很小,且對后續的加工整理無影響;
4.由于賽絡紡的成紗結構類似股線,退維簡單,速度快且退維率高;
5.突破中低檔苧麻纖維無法高支紗的局限,解決了一直來人們追求的利用中低檔苧麻纖維制得高支高檔產品的問題;
6.紡制成的高支股線可用于開發不同結構、組織,并具有一定密度、應用領域廣泛的高支細薄機織物和針織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519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