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仿真黃豆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50561.1 | 申請日: | 200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8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亦晨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20 | 分類號: | A23L1/20;A23L1/10;A23L1/30;A23P1/00;A23P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仿真 黃豆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仿真黃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除塵粉碎步驟
對作為原材料的黃豆和大米進行預篩選,篩去雜質,然后對原材料和大米除塵并隨后粉碎,得到原材料粉末和米粉;
步驟2:材料混合步驟
將粉碎后的18~42重量份原材料、10~24重量份水和1~2重量份乳化劑在富含水蒸氣的濕熱環境中攪拌混合,并隨后加入18~42重量份米粉、8~22重量份水、1~2重量份營養素進一步攪拌混合得到混合物;
步驟3:擠壓成型步驟
將所得的混合物注入擠壓機,在80~100℃條件下進行擠壓熱處理0.5~5分鐘,再經擠壓機擠壓成型并切割制粒的到顆粒;
步驟4:干燥冷卻步驟
步驟4.1:將步驟3中的顆粒進行高溫干燥,干燥溫度為60~80℃,干燥時間30~210秒,干燥后含水量為20~25%;
步驟4.2:對步驟4.1中的顆粒進行低溫干燥,干燥溫度為20~60℃,干燥時間為120分鐘至40小時,干燥后含水量為10~15%;
所述的步驟4.2中的低溫干燥為多級低溫干燥,干燥溫度依次為50~60℃、40~50℃、30~40℃以及20~30℃,干燥時間皆為30分鐘至10小時,干燥后的含水量依次為16~21%、14~19%、12~17%以及10~15%;
在高溫干燥和低溫干燥后,得到含水量為10~15%的產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真黃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進一步包括:
步驟1.1:對黃豆進行預篩選,篩去雜質,然后對上述原材料進行靜電除塵和高壓除塵,隨后進行多級粉碎處理并采用檢查篩篩選粉碎后的顆粒,得到原材料粉末,對尺寸不合格的顆粒分別回收并重新進行多級粉碎處理;
步驟1.2:對大米進行預篩選,篩去雜質,然后對大米進行靜電除塵和高壓除塵,隨后進行多級粉碎處理并采用檢查篩篩選粉碎后的顆粒,得到米粉,對尺寸不合格的顆粒分別回收并重新進行多級粉碎處理。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真黃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進一步包括:
步驟2.1:預混合步驟
將粉碎后的18~42重量份原材料與9~23重量份水預混合,并加入1~2重量份乳化劑攪拌,將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62~82℃,并向其中添加82~92℃的高溫水蒸氣和62~72℃的低溫水蒸氣,以調節混合物的溫度至72~82℃,預混合0.5~2.4小時得到混合物;
步驟2.2:加料混合步驟
向預混合步驟的混合物中加入18~42重量份米粉、8~22重量份水和1~2重量份營養素,將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60~80℃,并向其中添加80~90℃的高溫水蒸氣和60~70℃的低溫水蒸氣,以調節混合物的溫度至70~80℃進一步混合1~6小時得到混合物。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仿真黃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驟2.2中,向混合物中添加1~2重量份纖維素、1~2重量份熱穩定劑、以及1~2重量份交聯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真黃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素為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葉酸、煙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微量元素、核黃素、VA醋酸脂、硫胺素、葡萄糖酸鋅、葡萄糖酸鈣、乳酸鈣中的一種或多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真黃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混合物經擠壓機出口處的模孔擠出,并被旋轉切割刀切割得到粒徑為2~6mm、長度為7~19mm的顆粒;
所述的步驟3中,對切割后的顆粒涂敷一層可食用油脂類物質,然后對步驟3中產生的碎料回收并重新擠壓成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真黃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溫干燥和低溫干燥后,將烘干后含水量為10~15%的顆粒上涂敷一層可食用油脂類物質,隨后在溫度為15~25℃、濕度為10~15%的環境下恒溫恒濕冷卻10~60小時,得到產品。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真黃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后還包括步驟5:對步驟4.2中的產品進行色選檢驗,回收次品并將其返回至步驟1中的粉碎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亦晨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亦晨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5056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