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污泥接收存儲輸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50490.5 | 申請日: | 2009-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80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錢建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藍鳥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7D5/00 | 分類號: | B67D5/00;F04D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泥 接收 存儲 輸送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污泥接收 存儲輸送系統。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的目標是通過把水中雜質濃縮成固體形態再從流體中 分離而實現。這種濃縮質變稱為污泥,因包含了大量的有害物質,需 要妥善處置。為了不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需要在污水處理的二級處 理之后添加一道污泥處理工藝。脫水污泥主要來源于城市排水系統, 包括排水管道、泵站和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它容積大、有惡臭味、有 些污泥還含有毒有害物質及病原菌等,若不經有效處理和處置,則會 對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在污泥處理的過程中,脫水污泥的輸送過程一直是一個難點,由 于污泥中的成分復雜,含有大量的有機成分、揮發性異臭物、寄生蟲 和致病微生物等,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粘稠度大,污泥的輸送難度大。
現有技術的脫水污泥通常采用三種輸送形式:皮帶輸送機輸送、 螺旋輸送機輸送和管道輸送。皮帶輸送機輸送、螺旋輸送機輸送都不 能形成密封環境,容易產生二次污染,輸送效率低。現有采用管道輸 送系統技術的有上海市石洞口,但其污泥輸送技術的傳動裝置是采用 柱塞泵,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污泥接收存儲輸送系統, 采用管道輸送,利用液壓滑架、預壓螺旋、螺桿泵一系列裝置,實現 污泥在全封閉的環境下收集和倉儲,密封的環境下進行管道輸送,防 止產生二次污染,降低污泥處置的總體造價。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污泥接收存儲輸送系統,包括污泥接收系統和污泥儲存系 統。污泥接收系統包括污泥接收倉,在其倉底設置液壓滑架、預壓螺 旋和螺桿泵;污泥儲存系統包括污泥儲存倉,在其倉底設置液壓滑架、 預壓螺旋和螺桿泵。外來污泥倒入污泥接收倉,在位于倉底的液壓滑 架進行攪拌,將料倉兩頭的污泥向中間出料口輸送,經預壓螺旋以正 壓力把污泥輸送至設于倉底的螺桿泵,再送至污泥儲存倉,以同樣的 方式經設于倉底的液壓滑架攪拌,經預壓螺旋以正壓力把污泥輸送至 設于倉底的螺桿泵,再輸送至污泥處置設備接口處。
所述污泥接收系統和污泥儲存系統均為液壓滑架、預壓螺旋和螺 桿泵的同時使用。
所述污泥接收倉和污泥儲存倉采用封閉式設計。
所述液壓滑架采用方框結構。
所述預壓螺旋為電動方式,采用變頻調速、雙軸變螺鋸齒形結構。
所述螺桿泵為單螺桿泵采用封閉式設計,圓柱形壓縮腔室,電動 方式,變頻調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由于采用管道輸送,將污泥接收系統和污 泥儲存系統的液壓滑架、預壓螺旋和螺桿泵同時使用,密封倉儲,有 效的防止二次污染的產生,同時使用造價相對便宜的螺桿泵替代了造 價昂貴的柱塞泵,使整套系統的造價只有柱塞泵造價的三分之一。
附圖說明
圖1是污泥接收存儲輸送系統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污泥接收存儲輸送系統的流程圖1所示,外來污泥1首先進入污 泥接收系統,污泥接收系統包括污泥接收倉2、液壓滑架3、預壓螺旋 4和螺桿泵5,外來污泥1倒入污泥接收倉2,在位于倉底的液壓滑架3 進行攪拌,將料倉兩頭的污泥向中間出料口輸送,經預壓螺旋4以正 壓力把污泥輸送至設于倉底的螺桿泵5,螺桿泵5將外來污泥1送至污 泥儲存系統,污泥儲存系統仍采用污泥接收系統的結構,包括污泥儲 存倉6、液壓滑架7、預壓螺旋8和螺桿泵9,外來污泥流經上述結構后, 由螺桿泵9輸送至污泥干化設備,即輸送至污泥處置設備接口處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藍鳥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藍鳥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5049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