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高聚乳酸/淀粉共混物相容性和界面結合性的改性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48605.7 | 申請日: | 2009-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2544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余木火;史凡;吳超;徐曉倩;張輝;李水;滕翠青;韓克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3/02 | 分類號: | C08L3/02;C08L67/04;C08L71/02;C08L65/00;C08K5/29;B29B9/06;B29B9/12;B29C47/92;B29D7/01;B29D2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志達;謝文凱 |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高 乳酸 淀粉 共混物 相容性 界面 結合 改性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聚乳酸/淀粉共混物的改性制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提高聚乳酸/淀粉共混物相容性和界面結合性的改性方法。
背景技術
聚乳酸(PLA)是一種來源廣泛,且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目前聚乳酸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生物醫學工程,但是在通用塑料領域的應用還是很少。
從國內外PLA生產和研究的現狀可以看出,阻礙PLA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合成路線冗長,導致產品價格偏高,使其制品難以在包裝、農業、紡織等領域得到大量推廣。現有技術通過加入淀粉作為填料來降低PLA制品生產成本。但是由于聚乳酸/淀粉共混物力學性能和熱性能低下,難以得到廣泛應用。這主要原因在于原生淀粉在聚乳酸基體內相容性差,分散性差界面結合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聚乳酸/淀粉共混物相容性和界面結合性的改性方法,本發明制備的聚乳酸/淀粉共混物與純聚乳酸聚合物相比,在性能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擁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該改性方法成本低,經改性后的聚乳酸/淀粉共混物其相容性、界面結合性,力學性能和熱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本發明的一種提高聚乳酸/淀粉共混物相容性和界面結合性的改性方法,包括:
(1)將原生淀粉與增容劑按質量比60~90∶10~40通過高速捏合機(500rpm)混合0.5-30分鐘;
(2)將上述粉體與聚乳酸顆粒按質量比為10~90∶10~90在低速混合機(60rpm)中混合,同時加入異氰酸酯偶聯劑,通過雙螺桿擠出機共混擠出造粒,共混溫度為150~230℃,螺桿轉速為25-500rpm,形成聚乳酸/淀粉共混改性樹脂切片;
(3)將共混物切片干燥后經熱塑性加工成型,加工溫度為150~230℃,制得塑料制品
所述步驟(1)中的原生淀粉為玉米淀粉、小麥淀粉、木薯淀粉。
所述的增容劑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氫呋喃,聚己內酯。
所述步驟(2)中的聚乳酸平均分子量在7~30萬之間。
所述步驟(2)中所述的異氰酸酯偶聯劑為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或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偶聯劑的用量為聚乳酸加入質量的1%-15%。
所述步驟(3)中的塑料制品的形狀為片狀、管狀或薄膜。
有益效果
(1)本發明制備的聚乳酸/淀粉共混物與純聚乳酸聚合物相比,在性能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擁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2)該改性方法成本低,經改性后的聚乳酸/淀粉共混物其相容性、界面結合性,力學性能和熱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添加增容劑的聚乳酸/淀粉(70/30)共混物的SEM淬斷斷面圖;
圖2為添加增容劑和異氰酸酯交聯劑的聚乳酸/淀粉(70/30)共混物的SEM淬斷斷面;
圖3為添加增容劑的聚乳酸/淀粉(50/50)共混物的注塑樣條和聚乳酸的注塑樣條斷裂對比圖;
圖4為添加增容劑的聚乳酸/淀粉(50/50)共混物和添加增容劑和異氰酸酯交聯劑的聚乳酸/淀粉(50/50)共混物的DMA(動態力學分析測試)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1)將淀粉與聚丙二醇(增容劑)按質量比90∶10通過高速混合機混合10分鐘;
(2)上述粉體與聚乳酸顆粒按一定質量配比40∶50通過雙螺桿共混擠出造粒,共混溫度為150~230℃,形成聚乳酸/淀粉共混改性樹脂顆粒;
(3)將上述顆粒通過注塑機注塑成標準樣條。使用沖擊強度儀和萬能試驗機測試其力學性能。
實施例2
(1)將淀粉與聚丙二醇(增容劑)按質量比90∶10通過高速捏合機(500rpm)混合10分鐘;
(2)上述粉體,TDI(甲苯二異氰酸酯)和聚乳酸顆粒按質量比為40∶50∶1在低速混合機(50rpm)混合后,再通過雙螺桿共混擠出造粒,共混溫度為150~230℃,形成聚乳酸/淀粉共混改性樹脂顆粒;
(3)將上述顆粒通過注塑機注塑成標準樣條。使用沖擊強度儀和萬能試驗機測試其力學性能。
實例1與2的結果對比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4860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