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酸洗連軋機聯合機組斷帶在線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48596.1 | 申請日: | 2009-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03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06 |
| 發明(設計)人: | 蔡正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寶鋼工業檢測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8/00 | 分類號: | B21B38/00;G01M1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16 | 代理人: | 張恒康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酸洗 軋機 聯合 機組 在線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酸洗連軋聯合機組,特別涉及一種酸洗連軋機聯合機組的在線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自1980年初,日本新日鐵公司成功地將酸洗機組和冷連軋機組聯合成一條機組達到連續生產后,由于這種既樹不但保留了全連續軋機的優點,而且節省開卷機、卷曲機的重復投資,技術上有所發展,全世界已經建成數十條聯合機組,發展勢頭相當迅猛。據分析,采用聯合機組后,酸洗呢力提高10%,冷軋能力提高40%。
但是,由于采用聯合機組,設備眾多,協調控制比單一機組顯得困難,容易發生故障。據不完全統計,在酸洗冷連軋聯合機組歷年的故障中,與斷帶有關的故障占總故障時間的40%以上,如某生產線一次斷帶事故造成停機60小時,另外兩次事故停機大約20小時;有的生產線斷帶次數年均10次以上。作為這項技術的原創國日本,同類生產線的年平均斷帶次數也有2-3次,因此,實現對酸洗冷連軋聯合機組斷帶的在線監測相當必要。
要實現在線監測對設備診斷人員要求較高,斷帶監測并無組態報警,只有零散的工藝量信息,分析斷帶原因需要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酸洗連軋機聯合機組斷帶在線檢測方法。本發明建立了酸洗冷軋聯合機組斷帶監測信號采集方法,針對產生斷帶的原因實施有效監測,實現酸軋機組斷帶的在線監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酸洗連軋機聯合機組斷帶在線檢測方法,它包括:焊縫跟蹤監測報警及輸出,活套監測報警及輸出、拉矯機檢測報警及輸出、軋機監測報警及輸出,從而實現斷帶定位。
所述酸洗連軋機聯合機組斷帶在線檢測方法,所述焊縫跟蹤監測報警及輸出包括:
采集WPD2-WPD6位置對應的參數;并,
根據活套門位置參數判斷活套門位置實現活套小車側翻預報并輸出;
根據CPC糾偏信號判斷帶鋼對中實現對中故障報警并輸出;
根據帶鋼張力判斷帶鋼失張實現報警并輸出;
根據軋制力偏差進行判斷,實現軋制力匹配狀態故障報警并輸出;
根據輥縫實際值和設定值的偏差實現輥縫儀故障報警并輸出。
所述酸洗連軋機聯合機組斷帶在線檢測方法,所述活套監測報警及輸出包括:
采集擺動門位置信號、帶鋼對中CPC信號和工藝段入口張力信號;并,
根據活套門位置參數判斷活套門位置實現活套小車側翻預報并輸出;
根據CPC糾偏信號判斷帶鋼對中實現對中故障報警并輸出;
根據帶鋼張力判斷帶鋼失張實現報警并輸出。
所述酸洗連軋機聯合機組斷帶在線檢測方法,所述拉矯機檢測報警及輸出包括:
采集拉矯機張力信號和拉矯機分配箱輸出軸軸承振動信號;并,
根據提取的機械量特征實現拉矯機軸承故障預警并輸出;
根據活套門位置參數判斷活套門位置實現活套小車側翻預報并輸出;
根據CPC糾偏信號判斷帶鋼對中實現對中故障報警并輸出;
根據帶鋼張力判斷帶鋼失張實現報警并輸出;
根據軋制力偏差進行判斷,實現軋制力匹配狀態故障報警并輸出。
所述酸洗連軋機聯合機組斷帶在線檢測方法,所述:軋機監測報警及輸出包括:
采集軋機張力信號和拉矯機分配箱輸出軸軸承振動信號;并,
根據提取的機械量特征實現拉矯機軸承故障預警并輸出;
根據CPC糾偏信號判斷帶鋼對中實現對中故障報警并輸出;
根據帶鋼張力判斷帶鋼失張實現報警并輸出;
根據軋制力偏差進行判斷,實現軋制力匹配狀態故障報警并輸出;
根據輥縫實際值和設定值的偏差實現輥縫儀故障報警并輸出;
根據伺服閥頻響信號和同步性信號實現伺服閥飄零和故障報警并輸出。
所述的酸洗連軋機聯合機組斷帶在線檢測方法,所述軸承振動信號包括:
外環損壞特征頻率:f0=nfr(1-d?cosα/D)/2
??????????????????fi=nfr(1+dcosα/D)/2
內環損壞特征頻率:
滾動體損壞特征頻率:fp=fr(D/d){1-[d(cosα)/D]2}/2
保持架故障特征頻率:fh={fi[1-d(cosα)/D]±fo[1+d(cosα)/D]}/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寶鋼工業檢測公司,未經上海寶鋼工業檢測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485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