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對管道泄漏部位進行封堵用的管形件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48407.0 | 申請日: | 2009-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62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孫躍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管麗環境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5/17 | 分類號: | F16L55/17;F16L55/175;B32B1/08;B32B27/00;B32B2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萬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0 | 代理人: | 劉立平 |
| 地址: | 20000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道 泄漏 部位 進行 封堵 管形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形件,詳細地說,涉及一種對排水管道、農業用水管道、工業用水管道、自來水管道或燃氣管道等地下管道的泄漏部位進行封堵用的管形件。
背景技術
以往,為對市政排水管道、農業用水管道、工業用水管道、自來水管道或燃氣管道等地下管道損壞進行修補,通常采用整段替換的方法。所以此方法費時、費工夫,且成本大。
為此,目前已提出了一種對市政排水管道、農業用水管道、工業用水管道、自來水管道或燃氣管道等地下管道損壞進行局部封堵修復用的封堵構件。圖1揭示了這種封堵構件的結構:通過縫合部1將由浸漬有硬化性樹脂的管狀樹脂吸收材料2的兩端連接起來形成中空3,構成管狀(圖示顯示的是非圓形管狀,可以構成橫截面為圓形或其它方形的管狀),該封堵構件長度一般約500mm~1000mm。在該封堵構件的中空3內插入壓力袋(未圖示),然后使其移動到管道內的損壞部位,即所需修復部位。通過壓力袋內流體的壓迫作用,加壓鼓脹上述的局部修復用的封堵構件,以讓該封堵構件緊壓在管道的內壁面上。在此狀態下,向上述壓力袋內供給熱媒,對該局部封堵修復用的封堵構件進行加熱,使硬化性樹脂硬化后,即可在管道內實施局部的堵漏、修復。
但是,這種結構的封堵構件,硬化性樹脂在硬化的化學反應時會發生硬化收縮和硬化發熱現象,雖然非常小,但管道內壁面會發生局部修復處的封堵構件剝落的情況,使得管道與封堵構件之間產生間隙,在以后的管道內清掃工作時發生封堵構件偏離原位置的問題。
另外,還存在這樣一種問題:如果管道的損壞部位有地下水發生時,浸漬在封堵構件內的硬化性樹脂與地下水結合而使封堵構件的一部分硬化,從而使堵漏效果惡化,封堵構件使用壽命縮短,管道內的封堵修復處容易再次開裂、損壞,再次造成泄漏,使管道修復的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管道泄漏部位進行封堵用的管形件,在利用壓力袋插入該管形件的中空內并向該壓力袋供給熱媒并加壓而使管形件硬化后,其能緊貼在管道內壁面上并被緊緊地固定,不會發生偏移,即使在實施修復的堵漏部位發生地下水等侵入現象時,也可避免因與地下水混合而使該管形件發生硬化的不良現象,延長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對管道泄漏部位進行封堵用的管形件,其通過縫合部(1)將未硬化的、浸漬有硬化性樹脂的樹脂吸收材料(2a)兩端縫合而呈具有中空的管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樹脂吸收材料的外側周部表面被覆有塑料薄膜(4),內側周部表面具有塑料薄膜涂層(3)。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塑料薄膜的兩面粘接有無紡布(7)。
另外,在所述樹脂吸收材料的內側周部表面與所述塑料薄膜涂層之間夾有未硬化的、浸漬有硬化性樹脂的內側樹脂吸收材料(2b)。
另外,被覆在所述樹脂吸收材料外側周部表面的所述塑料薄膜的外表面涂敷有油灰(5)。
并且,所述管形件的橫截面形狀是圓形、長圓形、方形中的一種形狀。
采用本發明,在使未硬化的浸漬有硬化性樹脂的管形件硬化后,能將其牢牢地緊貼在所需修復部位的管形管道的內壁面上,不會發生偏移,并可避免該管形件發生硬化的不良現象,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以往的各種管道局部封堵修復所用的封堵構件的橫剖視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例的對管道泄漏部位進行封堵用的管形件的橫剖視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例的對管道泄漏部位進行封堵用的管形件的橫剖視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第3實施例的對管道泄漏部位進行封堵用的管形件的橫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管形件的具體結構。
實施例1
圖2是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例的對管道泄漏部位進行封堵用的管形件的橫剖視圖。
本實施例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對管道泄漏部位進行封堵用的管形件,其通過縫合部1將未硬化的、浸漬有硬化性樹脂的樹脂吸收材料2a兩端縫合而呈具有中空的管形,而在樹脂吸收材料2a的外側周部表面(未圖示)被覆有塑料薄膜4,內側周部表面具有塑料薄膜涂層3。
在本實施例中,最好是塑料薄膜4的兩面粘接有無紡布7。
上述的無紡布7是聚酯纖維、維尼龍纖維、聚丙烯纖維或丙烯纖維的無紡布。
實施例2
在本實施例2中,如圖4所示,管形件,在樹脂吸收材料2a的內側周部表面(未圖示)與塑料薄膜涂層3之間夾有未硬化的、浸漬有硬化性樹脂的內側樹脂吸收材料2b。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管麗環境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未經管麗環境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484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LED混光裝置
- 下一篇:二氧化碳汽車空調系統膨脹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