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48344.9 | 申請日: | 2009-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4466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雅麗;丁晗;曹衛國;吳開成;陳杰;李慧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F7/08 | 分類號: | C07F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陸聰明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芳基氧二硅基萘 衍生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芳基碳碳鍵偶聯產物具有許多藥物、天然物及有機光電新材料中的一種重要而常見的基本骨架結構,因而,芳烴偶聯反應是現代有機合成中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芳基碳碳鍵的形成一直是化學工作者所關注的熱點。最近幾年一些化學工作者對苯并雙環烯烴在鈀催化條件下的開環反應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類新的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該化合物的制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反應機理為:醋酸鈀在Zn的作用下形成4-碘鈀取代苯烴,與氧二硅基苯并雙環烯烴1開環反應,然后在酸性條件下加熱去水得到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4a-f:
根據上述反應機理,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該化合物具有如下結構:
其中,G為:-OCH3,-CH3,-H,-Br,-COCH3,-NO2
一種制備上述的6位芳基取代的氧二硅基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有如下步驟:將氧二硅基苯并雙環烯烴,4-取代碘苯,1,2,2,6,6-五甲基哌啶和鋅按照(2~2.5):(2.4~3):1:(20~22)的摩爾比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加入催化劑用量的三苯基磷和醋酸鈀(II);在惰性氣氛下,40-60℃條件下攪拌反應至反應完全,取有機相,將有機相加熱至85~90℃,滴加1.0mL濃硫酸與N,N-二甲基甲酰胺按1:20的體積比配成的混合溶液,反應半小時,經分離純化得到固體即為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所述的氧二硅基苯并雙環烯烴的結構式為:所述的4-取代碘苯的結構式為:其中:G為-OCH3,-CH3,-H,-Br,-COCH3,-NO2。
本發明所得的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是具有氧二硅基特殊結構的苯并雙環烯烴,該化合物進一步反應形成萘炔后可與呋喃進行反應得到萘并雙環烯烴,然后繼續進行開環、去水反應,可合成多取代的蒽類化合物,而這種蒽類化合物則是目前有機光電新材料中的一種重要有機發光材料。因而本發明的是一種重要的有機發光材料的中間體。
本發明方法反應條件溫和,具有良好的產率,且操作簡單,是芳基碳碳鍵偶聯的一種有效的方法,為芳基碳碳鍵的形成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具體實施方式:
氧二硅基苯并雙環烯烴的合成:以1,2,4,5-四溴苯為原料,與鎂和二甲基氯硅烷在四氫呋喃溶劑中回流反應,得到1,2,4,5-四(二甲基硅基)苯,然后與甲醇鈉,甲醇和水反應,制得苯并雙氧二硅茂。通過苯并雙氧二硅茂進一步反應形成氧二硅基苯炔與呋喃發生反應,合成得到氧二硅基苯并雙環烯烴。詳細請參見Chen,Y.L.;Sun,J.Q.;Wei,X.;Wong,W.Y.;Lee,A.W.M.J.Org.Chem.2004,69,7190-7197。具體反應式為:
實施例一:將1.0mmol氧二硅基苯并雙環烯烴(1),1.2mmol對甲氧基碘苯(2a),0.11mmol?PPh3,0.05mmol?Pd(OAc)2,0.09mL?PMP和10.0mmol?Zn按照比例混合溶入10mL?DMF中,通入氮氣,40-60℃條件下攪拌反應至反應體系中原料消失;反應結束后,抽濾,取有機相,將有機相加熱至85℃,滴加1.0mL濃硫酸/DMF溶液(體積比為1:20),反應半小時結束,抽去溶劑,柱層析分離,展開劑為體積比為20:1的石油醚與乙酸乙酯,所得6-芳基氧二硅基萘為:6-(4-甲氧基苯基)氧二硅基萘(4a),該化合物的結構為:
分子式:C21H24O2Si2
中文命名:6-(4-甲氧基苯基)氧二硅基萘
英文命名:6-(4-methoxyphenyl)naphthoxadisilole
分子量:364.59
外觀:白色固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4834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