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盤式輸送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48226.8 | 申請日: | 2009-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62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于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地新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1/08 | 分類號: | F17D1/08;F17D3/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20110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路輸送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輸送流動性差、高含固率、粘結物料的管路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管路輸送具有密閉、無泄漏、多角度傳送等優點,對于高含固率物料、粘結料的輸送目前主要是采用泵輸送技術,輸送泵通常為電動螺桿泵和液壓柱塞泵,電動螺桿泵的工作原理為電機帶動轉子,金屬轉子和橡膠定子擠壓產生壓力向前推送物料,液壓柱塞泵的工作原理為液壓驅動柱塞往返運行,產生高壓推送物料。
由于高含固率物料、粘結料摩擦系數大,在管路內輸送需要較大壓力。螺桿泵形成的物料壓力通常為0-15bar(bar即巴,1毫巴等于0.75毫米水銀柱的壓力),柱塞泵形成的物料壓力可達0-100bar。對于特殊的粘結物如化工泥漿,由于含固率高,有時每米的損失可達1bar,所以輸送100米的物料就需要100bar的壓力,如此高的壓力只集中作用在泵的柱塞及閥體處,對泵的要求、密封的要求,易損件的磨損、管路的承壓要求都非常高。高壓力,高磨損、高設備維護成本是管路泵送流動性差、高含固率、粘結物料的主要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盤式輸送機,其采用分散壓力的方式降低物料輸送壓力,從而減小磨損,延長設備壽命,降低設備成本,降低維護成本。
為了實現前述目的,本發明的盤式輸送機,其特點是,包括:多個管道連接成的輸送物料的管路;設置在管路中的多個推吸閥;設置在管路中的多個分隔閥;以及連接該多個推吸閥、該多個分隔閥的連動件;其中,該多個分隔閥將該管路分隔成多個區段,每一該區段具有該推吸閥和該分隔閥,且該推吸閥和該分隔閥位于該區段的相反的兩端,在連動件的第一運動方向,處于關閉狀態,而在連動件的第二運動方向,該多個分隔閥處于打開狀態,該第一運動方向和該第二運動方向相反。
所述的盤式輸送機,其進一步的特點是,該連動件是閥桿或鋼索。
所述的盤式輸送機,其進一步的特點是,該分隔閥包括一分隔閥盤、一分隔閥座以及一限位器,該分隔閥盤和該連動件可連動地連接,該限位器連接該分隔閥座,該分隔閥盤可密封該分隔閥座,該限位器限定該分隔閥盤離開該分隔閥座的最大距離。
所述的盤式輸送機,其進一步的特點是,該推吸閥包括一推料閥盤以及一限位器,該推料閥盤與該連動件可連動地連接。
所述的盤式輸送機,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每一該推吸閥設置在一管道的一末端,該推吸閥的限位器相對該管道固定設置。
所述的盤式輸送機,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所述分隔閥盤包括連接在一起的內側分隔閥盤和外側分隔閥盤,分隔閥座的圓周側嵌有密封圈,以使與管路的內壁之間被密封。
所述的盤式輸送機,其進一步的特點是,該連動件的驅動形式是液壓驅動或電動。
所述的盤式輸送機,其進一步的特點是,該盤式輸送機的進料口是形成于管路末端的一管道上的敞開式進料口,或者是設置在管路末端的一管道上的緩沖漏斗式進料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連動件的第一運動方向的運動過程中,通過分隔閥將管路分隔成預定的區段,推吸閥、分隔閥隨連動件的移動可將物料尤其是含固率高的漿料吸入,且在每一區段將物料向出口方向推動,由于管路被分隔成與動的區段,輸送機的輸送壓力被分散,接觸物料的部件壓力大大降低,在連動件的第二運動方向的運動過程中,分隔閥打開,推吸閥推動物料朝物料出口方向移動,后一區段的物料穿過分隔閥進入到前一區段中,從而將物料輸送到出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盤式輸送機的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的盤式輸送機的去除管道之后的局部的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的盤式輸送機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其中的盤式輸送機具有敞開式進料口。
圖5是本發明的盤式輸送機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其中的盤式輸送機具有緩沖料斗式進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盤式輸送機包括一管路1以及設置在管路1中的分隔閥2和推吸閥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地新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地新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482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