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勵磁控制系統動態響應的在線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47400.7 | 申請日: | 2009-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3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健;徐光昶;郭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9/00 | 分類號: | G01R19/00;H02P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鄭瑋 |
| 地址: | 2004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系統 動態 響應 在線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勵磁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勵磁控制系統動態響應的在線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發電機勵磁控制系統動態響應的檢測普遍采用參考電壓計算相加點疊加干擾測試信號的方法,或者采用改變目標設定值的方法。如圖1所示,其中,干擾測試信號A來源于外部試驗裝置(未圖示),勵磁控制器20的目標設定值偏差計算器22,將電壓互感器10獲得的同步電機系統30的機端電壓模擬量數字化后,將干擾測試信號A以數字方式疊加,改變機端電壓與目標設定值之差在控制模塊21內參與運算的數值。或者通過人工改變目標設定值偏差計算器22的目標設定值,以改變機端電壓與目標設定值之差在控制模塊21內參與運算的數值,模擬因機端電壓變化造成的機端電壓與目標設定值之差的變化,即模擬同步電機系統30的機端電壓突變或擾動的情況,判斷擾動信號引起的勵磁控制系統的動態響應過程。
少數勵磁控制器具有自動測試功能模塊,但只能由設備廠家人員才能開啟,操作不具備開放性,在測試結束后必須關閉,否則影響勵磁控制器的正常運行。多數勵磁控制器仍然需要外部輸入干擾測試信號,并由人工控制,由于不同勵磁控制器的差異較大,測試過程依賴于設備廠家人員及測試人員的操作。且測試過程需外部接入的信號較多,現場接入條件艱苦不便于在線測試,而且過多依賴人工操作的危險性較大,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同時,開展測試活動的條件受機組生產計劃、人員安排、電網運行等諸多因素限制。
因此,提供一種勵磁控制系統動態響應的在線檢測方法,無需人工改變勵磁控制器的目標設定值或外部輸入干擾測試信號,不影響勵磁控制系統的運行狀態,同時,避免外部干擾測試信號的在線接入存在的風險,解決現有勵磁控制系統動態響應的檢測過程對設備廠家人員依賴的問題,使測試過程在線化、自動化,不受機組生產計劃、人員安排、電網運行等因素限制,是十分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勵磁控制系統動態響應的在線檢測方法,以解決現有勵磁控制系統動態響應的檢測過程對設備廠家人員依賴的問題,使測試過程在線化、自動化。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勵磁控制系統動態響應的在線檢測方法,避免外部干擾測試信號的在線接入存在的風險,同時使測試活動可以不受機組生產計劃、人員安排、電網運行等因素限制。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勵磁控制器動態響應的在線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通過電壓互感器,獲得原始量測信號;2)將所述原始量測信號傳輸至隔離測量與信號疊加模塊,通過所述隔離測量與信號疊加模塊對所述原始量測信號進行合成,獲得量測信號;3)將所述量測信號傳輸至勵磁控制器,通過所述勵磁控制器比較所述量測信號與目標設定值,產生比較結果;4)所述勵磁控制器根據所述比較結果調節同步電機系統的輸出;5)根據所述同步電機系統的輸出檢測所述勵磁控制系統的動態響應。
進一步的,所述隔離測量與信號疊加模塊包括隔離測量模塊、信號合成模塊以及信號還原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具體包括以下步驟:a)將所述原始量測信號傳輸至所述隔離測量模塊,所述隔離測量模塊對所述原始量測信號進行測量和隔離,形成第一信號;b)通過所述信號合成模塊對所述第一信號進行合成,形成第二信號;c)將所述第二信號傳輸至所述還原模塊,所述還原模塊將所述第二信號還原為所述量測信號。
進一步的,所述勵磁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塊以及目標設定值偏差計算器。
進一步的,在所述步驟3)中,將所述量測信號傳輸至所述目標設定值偏差計算器,比較所述量測信號與所述目標設定值,產生所述比較結果。
進一步的,在所述步驟4)中,所述控制模塊根據所述比較結果調節所述同步電機系統的輸出。
進一步的,在所述步驟2)中,輸入輸出時延小于或者等于1ms。
進一步的,在所述步驟2)中,所述隔離測量與信號疊加模塊的數據分辨率高于所述勵磁控制器的性能指標一個等級。
進一步的,在所述步驟2)中,所述隔離測量與信號疊加模塊的數據精度高于所述勵磁控制器的性能指標一個等級。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的合成步驟為慣性環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474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