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輥鑄軋機鑄軋輥水套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44246.8 | 申請日: | 2009-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482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7 |
| 發明(設計)人: | 羅崇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九一連續鑄軋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1/06 | 分類號: | B22D11/06 |
| 代理公司: | 衡陽市科航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潘桂英 |
| 地址: | 421001湖南省衡***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輥鑄 軋機 軋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冶金鋼鐵行業中的雙輥鑄軋機,特別是一種超短流程雙 輥鑄軋機鑄軋輥上的水套。
背景技術
鑄軋輥是輥式帶鋼鑄軋機的關鍵部件,因為鑄軋輥在生產薄帶鋼時處于 強烈的冷熱交換狀態下工作,傳統連鑄設備生產只有少量的熱從鑄坯傳至結 晶器,結晶器是在較為恒定傳溫狀態下工作。而帶鋼鑄軋機旋轉工作時,鑄 軋輥和鑄軋輥上的水套進于凝固結晶區時,浸入溶池鋼液內的鑄軋輥和鑄軋 輥上的水套溫度速度迅速升高,當離開鋼液溶池后,在流動冷卻水作用下, 鑄軋輥和鑄軋輥上的水套溫度快速降低,劇烈冷熱交換的結果,導致鑄軋輥 和鑄軋輥上的水套溫度變化梯度大,周而復始工作,對鑄軋輥和鑄軋輥上的 水套產生極大熱應力,鑄軋輥和鑄軋輥上的水套在工作中的周期性膨脹、收 縮變形,帶來鑄軋輥上的水套外圓尺寸改變,會對軋出的帶鋼質量帶來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經過改進的新型鑄 軋輥水套。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輥鑄軋機鑄軋輥水套,它包括一個安裝在 鑄軋輥上的水套本體,水套本體為一個圓筒形,在水套本體的兩端沿著軸線 方向均布一圈散熱孔,散熱孔為通孔,散熱孔的兩端用堵頭封閉。在水套本 體的內壁設有一排環形槽,環形槽均布在水套本體的內壁,環形槽的底部到 水套本體表面的厚度與散熱孔外圓到水套本體表面的厚度一樣。在環形槽內 還設有環形隔離環,環形隔離環的外表面與環形槽底部的距離與散熱孔的直 徑一樣,為了便于安裝,環形隔離環采用分離式結構,由多塊弧形板組成, 鑲嵌在環形槽內,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環形隔離環的作用是將散熱孔和環形 槽隔離開,保證冷卻水只在散熱孔內流動。在水套本體內壁的兩端分別設有 一個進出水口環形槽,進出水口環形槽和散熱孔相通,作為散熱孔的進出水 口,使得水套本體內壁兩端的進出水口環形槽和水套本體上的散熱孔形成一 個冷卻水回路。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可以根據雙輥鑄軋機鑄軋輥水套的長度和 散熱效果,在水套本體內設置兩個以上的冷卻水回路,其具體做法是:用堵 頭將散熱孔在水套本體內均勻隔斷,例如兩個冷卻水回路用一個堵頭從中間 將散熱孔隔斷,三個冷卻水回路用二個堵頭將散熱孔隔斷成三段,依此論推, 堵頭兩端的環形槽與散熱孔相通,作為散熱孔的進出水口,堵頭兩端的環形 槽與散熱孔形成一個冷卻水回路。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1、鑄軋輥水套內設有環形槽,環形槽和環形槽之間形成環形狀散熱筋 板,提高了鑄軋輥水套的散熱效果,提高了鑄軋輥水套承截鑄軋力時的軋制 強度,同時減少了鑄軋輥水套外園的變形量,提高了鑄軋質量。
2、鑄軋輥水套上的散熱孔與環形槽相同,在鑄軋輥水套內形成近似井 字形冷卻方式和效果,該結構有效保障雙輥鑄軋機工作時鑄軋輥水套處于最 佳冷卻狀況,同時制作工藝簡單,造價降低。
3、可以根據雙輥鑄軋機鑄軋輥水套的長度和散熱效果,在水套本體內 設置兩個以上的冷卻水回路,進一部提高了鑄軋輥水套的散熱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詳細結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只有一個冷卻水回路的雙輥鑄軋機鑄軋輥水套結 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的左視圖;
附圖3為有兩個冷卻水回路的雙輥鑄軋機鑄軋輥水套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有三個冷卻水回路的雙輥鑄軋機鑄軋輥水套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九一連續鑄軋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湖南九一連續鑄軋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442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