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利用植物阻控鈾尾礦渣重金屬移遷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42729.4 | 申請日: | 2009-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91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向言詞;馮濤;曾榮今;許中堅;嚴明理;彭秀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9C1/00 | 分類號: | B09C1/00;B09C1/10;C05G1/00;C05F11/02 |
| 代理公司: | 張家界市慧誠商標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高紅旺 |
| 地址: | 416400***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植物 阻控鈾 尾礦 重金屬 方法 | ||
1.一種利用植物阻控鈾尾礦渣重金屬移遷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鈾尾礦渣污染區(qū)打造種植穴,搭配種植多種植物,將鹽膚木(Rhus?chinensis)、山黃麻(Trema?orientalis)和密蒙花(Buddleja?officinalis)這三種植物采用間種方式栽培在第一行,將黃香草木犀(Melilotus?officinalis)種植在第二行,將霧水葛(Pouzolzia?zeylanica)種植在第三行,依此循環(huán);種植穴呈直線排列,種植穴的長為40-60cm、寬為30-40cm、深為30-50cm;種植穴長軸方向與栽培植物行的方向相同。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阻控鈾尾礦渣重金屬移遷的方法,其特征是,種植所述植物時,相鄰兩植物行的間距為45cm,第一行中兩相鄰種植穴的間距為100cm,第二行中兩相鄰種植穴的間距為40cm,第三行中兩相鄰種植穴的間距為50cm。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阻控鈾尾礦渣重金屬移遷的方法,其特征是,種植植物時,在每個種植穴中施填混合基質500-750g。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植物阻控鈾尾礦渣重金屬移遷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混合基質的組份為草木炭和磷肥,配制混合基質時各組份的重量比為:草木炭92-98%,磷肥2-8%。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阻控鈾尾礦渣重金屬移遷的方法,其特征是,栽培植物時,采用種子或者幼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科技大學,未經湖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4272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采用金屬氧化物陽極的防腐蝕方法
- 下一篇:渦輪機外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