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流態水污染的應急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41840.1 | 申請日: | 2009-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87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明(設計)人: | 毛文雄;周婭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雄越保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8 | 分類號: | C02F1/48;C02F1/28;C02F1/58;C02F1/6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羅曉林 |
| 地址: | 516002廣東省惠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污染 應急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流態水污染的處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利用磁性微球處理流態水污染的應急方法。
背景技術
近10年來,我國水污染防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對河流的應急治理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松花江事件的處置措施非常典型地暴露出了我國應對江、河、湖突發水體污染事件處置能力的明顯不足。整個處置過程,只能采用加大上游水庫下泄流量、加快污染水團下行速度、稀釋受污染水體,由于污染物沿程的自然沉降和吸附作用,致使松花江數千公里的水域受到重度污染,而且污染時間長達數十天。突發受污染水體應急處理的復雜性在于污染物濃度高、隨水體流動污染且污染物難以預見性?,F行的常規水污染末端治理技術如化學混凝、氧化還原等由于易造成二次污染,應用范圍多限于靜態封閉水體,對于大范圍或動態污染水體的修復因受場地、處理效率和運行成本等的影響難以奏效,而近年來出現的原位微生物和植物修復技術也因緩慢的降解速度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鑒于此,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水環境污染的特點,建立基于流態水污染應急處理技術就顯得勢在必行。
目前,污染物相對單一的流態水污染(溢油污染)的應急處理已取得顯著成效。近年來,國家在煙臺、秦皇島分別建立了溢油應急設備庫,并成立了應急技術交流示范中心。中心分別配置了衛星監視系統、監測系統、溢油清除控制系統,配備了先進的水面溢油回收船、性能多樣的收油機、各種規格的圍油欄、吸油材料、溢油存儲設備等。因此,流態水體污染的應急處理可借鑒溢油事故業已成功的技術和經驗。實踐證明,作業船實施的連續吸附-解吸是行之有效的溢油治理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快速吸收污染物、有效處理流態水污染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實現是:一種流態水污染的應急處理方法,包括的步驟是,飄浮在水中的磁性微球吸附水中的污染物、收集吸附后的磁性微球、解吸磁性微球上的污染物、再將磁性微球放入水中進行下一循環處理,所述的磁性微球是通過發泡成型方法偶聯而得;所述磁性微球處理污染物的過程包括重金屬和/或有機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
進一步:在上述流態水污染的應急處理方法中,所述發泡成型方法是把偶聯劑、發泡劑與吸附樹脂和Fe3O4納米材料混合均勻發泡成小微球,吸附樹脂作為載體。
為了防止磁性微球在流態吸附過程中不會流失且適于自動化操作和便于現場再生處理。在上述流態水污染的應急處理方法中,所述的磁性微球是用耐酸的尼龍繩子串聯在一起。
所述的重金屬解吸是在解吸裝置中,加入1mol/L工業用HNO3,浸泡微球,解吸時間為2小時。
所述的有機物解析是利用TiO2光催化氧化進行脫附再生,將負載的有機物氧化分解,氧化時間為30分鐘。
所述偶聯劑是鋁酸鋯,所述的發泡劑是聚氨酯樹脂,所述吸附樹脂是蟲膠、松香、酚醛樹脂中的一種或幾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流態水污染的應急處理方法,包括的步驟是,飄浮在水中的磁性微球吸附水中的污染物、收集吸附后的磁性微球、解吸磁性微球上的污染物、再將磁性微球放入水中進行下一循環處理,所述的磁性微球是通過發泡成型方法偶聯而得;所述磁性微球處理污染物的過程包括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即利用基于懸浮磁性吸附泡沫的流態吸附-解吸技術,適用于流態和大范圍受污染水體的應急處理。利用發泡成型加工技術快速實現了無機磁性材料與常規吸附樹脂的偶聯,解決了吸附劑與流態污染物同步遷移和易流失的難題。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主旨是利用懸浮磁性吸附泡沫的流態吸附-解吸技術,適用于流態和大范圍受污染水體的應急處理。利用發泡成型加工技術快速實現了無機磁性材料與常規吸附樹脂的偶聯,解決了吸附劑與流態污染物同步遷移和易流失的難題。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內容作進一步詳述,實施方式中所提及的內容及相關方法條件的選擇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定,只是因地制宜而對結果并無實質性影響。
一種流態水污染的應急處理方法,包括的步驟是,飄浮在水中的磁性微球吸附水中的污染物、收集吸附后的磁性微球、解吸磁性微球上的污染物、再將磁性微球放入水中進行下一循環處理,所述的磁性微球是通過發泡成型方法偶聯而得;所述磁性微球處理污染物的過程包括重金屬和/或有機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發泡成型的微球密度比水的密度略小,懸浮在水面上。
所述發泡成型方法是把偶聯劑、發泡劑與吸附樹脂和Fe3O4納米材料混合均勻發泡成小微球,吸附樹脂作為載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雄越保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雄越保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418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