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非均勻載波間距的多載波調制解調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39059.0 | 申請日: | 2009-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4074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芳炯;謝識常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7/26 | 分類號: | 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均勻 載波 間距 調制 解調 方法 | ||
1.具有非均勻載波間距的多載波調制解調方法,其特征在于調制的信元 數據采用分塊處理的方式,每個數據塊長度相等,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發送端根據當前信道狀態信息確定非均勻間距載波,非均勻間距載 波由均勻間距載波經過一個函數映射關系得到;所述非均勻間距載波的頻點 由如下步驟確定:
(1.1)將信道幅度響應積分,再把積分結果歸一化,對歸一化的結果取 反函數,得到所述函數映射關系;
(1.2)取均勻間隔的載波頻點作為所述函數映射關系的輸入,函數映射 關系的輸出所確定的頻點為所述非均勻間距載波頻點。
(2)發送端用(1)得到的非均勻間距載波調制待發送信元數據;所述調 制待發送信元數據包括:
(2.1)調制矩陣的構造,調制矩陣為一般離散傅里葉矩陣的逆矩陣或轉 置矩陣,所述一般離散傅里葉矩陣第i行第j個元素的構造方式如下:該元素具 有冪指數的形式,所述冪指數的底等于自然對數的底,所述冪指數的指數部分 等于以下3個乘積項的乘積:(1)第i個非均勻載波頻點的值;(2)j-1的值;(3) -1的平方根;所述i和j的取值范圍為0~N-1,N為非均勻載波頻點的數目;
(2.2)計算(2.1)所述一般離散傅里葉矩陣的逆矩陣和轉置矩陣,分別 乘以待發送信元數據塊,得到兩種不同調制信號,計算所述兩種不同調制信號 峰均比,取峰均比較小的作為調制信號;
(2.3)對所述調制信號補充零符號,零符號的個數不小于信道沖激響應 的長度,補零后的信號作為最終調制信號,發送到信道;
(3)接收端用一般離散傅里葉變換循環移位特性對接收到的信元數據進 行解調;解調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3.1)按數據塊長度截取一個發送信元數據塊對應的接收信元數據塊, 將該接收信元數據塊分為兩個子數據塊:首先截取所述接收數據塊中長度等于 發送信元數據塊的前面部分的數據作為子數據塊1,剩下的數據作為子數據塊 2;
(3.2)將所述子數據塊2補零,并使其補零后長度等于子數據塊1;
(3.3)將所述一般離散傅里葉矩陣分別乘以(3.1)所述子數據塊1和子數 據塊2,得到解調子數據1和解調子數據2;
(3.4)構造一個對角矩陣,并將該對角矩陣乘以解調子數據2,所述對角 矩陣第i個對角元素構造如下:該元素具有冪指數的形式,所述冪指數的底等 于自然對數的底,所述冪指數的指數部分等于以下3個乘積項的乘積:(1)第i 個非均勻載波頻點的值;(2)數據塊2的長度;(3)-1的平方根;
(3.5)將(3.4)中對角矩陣與解調子數據2的積和所述解調子數據1相加, 得到最終解調數據;
(3.6)將所述一般離散傅里葉矩陣乘以信道沖激響應向量,得到的數據 為子載波增益數據,將所述最終解調數據的每個元素乘以子載波增益數據中 相同位置的元素,得到的數據為接收端對發送端信元數據的恢復。
2.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載波調制解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3) 中所述峰均比采用如下定義:調制信號的最大絕對值作為峰值,調制信號的平 均絕對值定義為均值,所述峰值除以均值得到峰均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3905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線抄表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配置聯動方法、系統、終端和網絡設備管理服務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