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長-短樁復合地基逆作法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37532.1 | 申請日: | 2009-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3886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長青;朱奎 |
| 主分類號: | E02D27/16 | 分類號: | E02D27/16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創(chuàng)益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衛(wèi)平 |
| 地址: | 325000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地基 作法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長-短樁復合地基逆作法施工方法,適用于土木工程地基基礎領域。
背景技術
長-短樁復合地基是一種新型復合地基,其原理是通過長樁、短樁和土共同作用來承擔上部結構荷載,通常長樁剛度較大,短樁剛度較小,傳統(tǒng)施工方法中長樁與短樁一般同時進行施工。因此在荷載作用下,長樁由于剛度較大易發(fā)生應力集中,短樁和土由于剛度較小難以發(fā)揮作用。現(xiàn)有技術一般通過褥墊層等措施來提高短樁和土的應力發(fā)揮度,但在長樁、短樁和土彈性模量相差懸殊情況下短樁和土的參與共同作用效果不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長-短樁復合地基逆作法施工方法,該方法可以避免短樁和土應力發(fā)揮滯后,提高受荷初期短樁和土的荷載分擔比,解決長樁、短樁和土變形不協(xié)調的技術問題。
為此,本發(fā)明提供的長-短樁復合地基逆作法施工方法包括:
a)短樁按設計要求施工;
b)澆搗基礎底板,施工時預留長樁孔位;
c)施工上部結構;
d)施工長樁;
e)封閉長樁樁孔。
本發(fā)明封閉長樁樁孔前長樁與基礎之間鋪設粒徑2cm以內碎石加粗砂夯實。封閉長樁樁孔順序根據原復合地基沉降差和上部荷載情況進行統(tǒng)籌安排。封閉長樁樁孔采用C35早強微膨脹混凝土,它有兩個作用:一方面承受樁頂擠壓應力;另一方面與孔壁混凝土面密切結合,起到防滲作用。
本發(fā)明實行信息化施工,在基礎底板施工時在底板受力筋部位設置電阻應變片,上部結構施工時通過電阻應變片檢測基礎底板受力情況,根據底板受力情況確定長樁的施工順序及數量。
為了使封孔混凝土不致成為基礎的薄弱部位,本發(fā)明采取了兩次封孔工藝,第一次封孔高度為基礎高的1/4,采用C40高強環(huán)氧砂漿,以確保長樁與基礎連接為鉸接,第二次封孔高度為基礎高的3/4,采用C40微膨脹混凝土,微膨脹劑摻量為水泥用量的3%,施工時間為第一次封孔后8-12h,待高強環(huán)氧砂漿膠凝時間達到要求后進行。
由于本發(fā)明通過逆作法使短樁和土形成復合地基首先承載,在加載初期提高了短樁和土的應力水平,增大了短樁和土的荷載分擔比,此后長樁參與承載,有利于短樁、土和長樁更好共同工作。另外,樁間土豎向壓力的增大,使地基中側向附加應力相應增強,從而提高了長樁、短樁的樁周摩阻力,并在長樁樁端產生邊載效應,增強了長樁的承載能力。設計要考慮兩種不同地基狀態(tài)時的地基承載力與沉降情況,類似于結構工程中疊合梁的驗算。逆作法施工中長樁一般為擠土樁,應加強信息化反饋,嚴格控制樁施工速度等參數,避免短樁樁身質量受影響。本發(fā)明有利于提高長-短樁復合地基中樁土共同作用程度,提高了復合地基的安全可靠性,并且縮短了工期。
附圖說明
圖1第一階段結構狀況
圖2第二階段結構狀況
各附圖中:1、承臺,2、預留孔,3、短樁,4、早強微膨脹混凝土,5、C40高強環(huán)氧砂漿,6、碎石灌粗砂,7、長樁。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長-短樁復合地基逆作法施工方法的施工步驟包括:
a)短樁3按設計要求施工,與傳統(tǒng)方法一致;
b)澆搗基礎底板,施工時預留長樁7孔位;
c)施工局部上部結構建筑結構;
d)施工長樁7;
e)封閉長樁7樁孔。
其中長樁與基礎之間鋪設粒徑2cm以內碎石加粗砂夯實,封閉樁孔順序根據上部建筑物沉降差和上部結構荷載分布情況進行統(tǒng)籌安排,封閉樁孔采用C35早強微膨脹混凝土4。
為了增加施工精度在基礎底板施工時在底板受力筋部位設置電阻應變片,上部結構施工時通過電阻應變片檢測基礎底板受力情況,根據底板受力情況確定長樁7的施工順序及數量。另外采取了兩次封孔工藝。第一次封孔高度為基礎高的1/4,采用C40高強環(huán)氧砂漿5,以確保長樁7與基礎連接為鉸接,第二次封孔高度為基礎高的3/4,采用C40微膨脹混凝土5,微膨脹劑摻量為水泥用量的3%,施工時間為第一次封孔后8-12h,待高強環(huán)氧砂漿5膠凝時間達到要求后進行。
短樁3施工完畢后澆灌承臺1,在澆灌承臺1時要做預留孔2,預留孔2周圍應做必要的構造處理,上部結構繼續(xù)施工,長樁6與上部結構同步施工,上部結構施工層數根據短樁3承載力確定。當上部結構施工至預定層數,根據上部結構沉降和荷載情況封孔,封孔前在長樁7樁頂鋪設2cm碎石灌粗砂6,然后后澆C35早強微膨脹混凝土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長青;朱奎,未經葉長青;朱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375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