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處理有機廢氣的光催化和微生物聯用方法及設備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37485.0 | 申請日: | 2009-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3073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桂英;安太成;周林成;傅家謨;盛國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D53/75 | 分類號: | B01D53/75;B01D53/84;B01D53/86;B01J23/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裘 暉;李衛東 |
| 地址: | 510640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處理 有機 廢氣 光催化 微生物 聯用 方法 設備 應用 | ||
1.一種處理有機廢氣的光催化和微生物聯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驟:
(1)物理除塵:通過集氣罩收集有機廢氣,再經袋式除塵器將有機廢氣 中粒徑大于2.5μm的顆粒物去除;
(2)光催化劑催化氧化:除塵后的有機廢氣進入光催化反應器,在負載 在活性炭纖維絲上的光催化劑的作用下,有機廢氣中的大部分揮發性有機物 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或礦化為CO2和H2O;
(3)微生物凈化:經光催化劑催化氧化的有機廢氣進入生物滴濾塔中, 廢氣中殘留的有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一步被降解;
步驟(2)中所述光催化劑為納米TiO2或者納米ZnO-SnO2復合氧化物光 催化劑;
步驟(3)中所述微生物為菌種B3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處理有機廢氣的光催化和微生物聯用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驟(1)所述有機廢氣為苯系物有機廢氣;所述步驟(1)中收集 后的有機廢氣在進入袋式除塵器前,通過冷卻裝置冷卻。
3.一種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處理有機廢氣的光催化和微生物聯用方法的 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包括集氣罩、袋式除塵器、光催化反應器和生 物滴濾塔;集氣罩、袋式除塵器、光催化反應器和生物滴濾塔通過管道依次 相連;其中,袋式除塵器和光催化反應器之間依次接有風速壓力表和風機;
所述光催化反應器為流過式光催化反應器;其中的光催化劑為負載在活 性炭纖維絲上的納米TiO2或者納米ZnO-SnO2復合氧化物光催化劑;
所述生物滴濾塔內部設置1~6層填料層;
所述填料層是由微生物與填料組成,其中的微生物為菌種B350;其中的 填料為能負載微生物的有機多孔填料、無機多孔填料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混合 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處理有機廢氣的光催化和微生物聯用方法的設備, 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氣罩和袋式除塵器之間設置冷卻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處理有機廢氣的光催化和微生物聯用方法的設備, 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多孔填料為聚氨酯泡沫、塑料多孔微球的一種或者兩 種;所述無機多孔填料為多孔陶粒、拉西環或活性炭的一種或至少兩種混合 物。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處理有機廢氣的光催化和微生物聯用方法的設備, 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由拉西環和多孔陶粒按以下質量百分含量組成:
拉西環???20~80%
多孔陶粒?80~20%。
7.權利要求3~6任一項所述的處理有機廢氣的光催化和微生物聯用方 法的設備應用于工業有機廢氣的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374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站切換方法及切換處理裝置
- 下一篇:濕熱法滅活大豆疫霉病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