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升降輸送輥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33905.8 | 申請日: | 2009-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65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鮑光輝;楊念記;龔國華;任樂;趙亞萍;孫志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華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13/00 | 分類號: | B65G13/00;B65G13/02;B65G13/12;B65G41/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028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升降 輸送 裝置 | ||
1.一種升降輸送輥道裝置,其特征是:20件第一擺臂(1)通過20 只第一鎖緊螺柱(71)和20只第五螺母(72)與18件第一連接架(3)連接; 第一連接架(3)通過第二連接螺桿(31)、第四螺母(69)、第十彈簧墊圈(70) 連接;第一鏈罩(5)通過第一螺栓(6)、第一彈簧墊圈(7)、第一平墊圈(8) 與第一鏈罩支架(9)固定;第一鏈罩支架(9)通過第二螺栓(10)、第二彈 簧墊圈(11)、第二平墊圈(12)與框架(4)固定;第二鏈罩(17)通過點 焊與第一鏈罩(5)現場連接;油缸(18)通過第二鎖緊螺柱(82)、第六螺 母(83)與框架(4)連接;油缸(18)與油缸連接螺母(54)螺紋連接;油 缸連接螺母(54)通過第七螺栓(55)、第七彈簧墊圈(56)、第七平墊圈(57)、 第二螺母(58)與安裝架(81)固定;第二擺臂(20)與安裝架(81)固定; 2件第二擺臂(20)通過另外2只第一鎖緊螺柱(71)和另外2只第五螺母 (72)與4件第二連接架(19)連接;第二擺臂(20)通過第一連接螺桿(2) 與第一連接架(3)連接;第三鏈罩(21)通過螺釘(74)、第十一彈簧墊圈 (75)與第三鏈罩支架(73)固定;第三鏈罩支架(73)與第一擺臂(1)、 第二擺臂(20)固定;隔套(23)、軸承(24)通過第二軸承蓋(79)、第十 螺栓(76)、第十二彈簧墊圈(77)、第八平墊圈(78)固定于第一鏈輪(37); 軸用擋圈(22)將隔套(23)、軸承(24)連接于連接滾筒(30);擋蓋(25) 通過第三螺栓(26)、第三彈簧墊圈(27)、第三平墊圈(28)將第三鏈輪(59) 固定于翻轉滾筒(29)上;連接滾筒(30)通過帶座軸承(32)、第四螺栓(33)、 第四彈簧墊圈(34)、第四平墊圈(35)、斜墊(36)、第一螺母(38)與框架 (4)連接;第二鏈輪(44)通過第一滾子鏈(39)與第一鏈輪(37)連接; 蓋板(40)用第五螺栓(41)、第五彈簧墊圈(42)、第五平墊圈(43)將第 二鏈輪(44)固定于減速機(45)上;減速機(45)通過第六螺栓(47)、第 六彈簧墊圈(48)、第六平墊圈(49)與減速機安裝板(46)固定,減速機安 裝板(46)現場焊接與基礎預埋鐵上;第四鏈罩(50)通過第二鏈罩支架(51) 固定于框架(4)上;第二滾子鏈(52)將第一鏈輪(37)、第三鏈輪(59) 間連接;10件第三滾子鏈(53)將11件第一鏈輪(37)間連接;平鍵(60) 將第三鏈輪(59)固定于翻轉滾筒(29)上;軸承透蓋(61)、第一軸承蓋(65) 通過第八螺栓(62)、第八彈簧墊圈(63)將軸承(64)固定于第一擺臂(1)、 第二擺臂(20)上;第九螺栓(66)、第九彈簧墊圈(67)、第三螺母(68) 將連接滾筒(30)與第一擺臂(1)、第二擺臂(20)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輸送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擺 臂(1)、第二擺臂(20)形狀均呈L型,與第一連接螺桿(2)、第一連接架 (3)連接成一個整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華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華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3390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