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四合一酸洗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33205.9 | 申請日: | 2009-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3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衛東;賈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實久建設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G1/06 | 分類號: | C23G1/06;C23C22/05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蔣家華 |
| 地址: | 210039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合一 酸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酸洗液配制方法,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四合一酸洗液配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對潔凈度要求比較高的碳鋼液壓管道安裝過程中,往往因安裝周期較長以及施工現場外部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管道內會產生不同程度銹蝕,致使在系統油沖洗時很難保證其油質的潔凈度而引起故障。為此必須利用管道循環清洗法除去管道內的銹蝕,然后將管道內的各種污染物沖洗出來,使管道內介質的清潔度達到設計的清潔度標準。酸洗是利用酸溶液去除鋼鐵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銹蝕物的方法,使氧化皮、鐵銹等鐵的氧化物(Fe3O4,Fe2O3,FeO等)與酸溶液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鹽類溶于酸溶液中而被除去。一個完整的酸洗流程為脫脂、酸洗、中和、鈍化四個工序,四個工序都有不同的配方來完成。然而,可供選擇的脫脂劑、酸洗劑、和鈍化劑種類繁多,各藥劑的體積比又受材料種類、環境、溫度等的影響,其體積比不易掌握,如果體積比不對,容易造成管道腐蝕嚴重、氫脆或銹蝕未除等現象,因此酸溶液在酸洗流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四合一酸洗方法,在不更換原液的情況下完成酸洗過程。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四合一酸洗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脫脂時,在水中加入凈洗劑Tx-10,凈洗劑Tx-10相對于水的體積比為0.5%,得到脫脂溶液,脫脂用時0.5-1小時;酸洗時,在上述脫脂溶液中加入磷酸、檸檬酸以及緩蝕劑LAN-826,其中磷酸相對于水的體積比為15-20%,檸檬酸相對于水的體積比為1%,緩蝕劑LAN-826相對于水的體積比為0.5%,得到酸洗溶液,酸洗用時1-3小時;中和時,在上述酸洗溶液中加入氨水,氨水相對于水的體積比為0.5%,得到中和溶液,中和用時0.5-1小時;以及鈍化時,在上述中和溶液中加入檸檬酸和氨水,其中檸檬酸相對于水的體積比0.5%,氨水相對于水的體積比2%,鈍化用時0.5-1小時。
本發明中,磷酸為工業純用磷酸,檸檬酸為工業純用檸檬酸,氨水為工業純用氨水。
綜上所述,本發明在不更換原液的情況下完成酸洗過程。選用的藥品種類少,提高了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了酸洗的成本,縮短了酸洗時間,而且更環保。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四合一酸洗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S101中,脫脂時,在水中加入凈洗劑Tx-10,凈洗劑Tx-10相對于水的體積比為0.5%,得到脫脂溶液。Tx-10易溶于水,具有優良的乳化凈洗能力,在常溫下對動、植、礦物油污清洗能力特強,且它呈容易使用的液體狀態。對磷酸、鹽酸等無機酸、檸檬酸等有機酸、還有一般還原劑、氧化劑及硬水穩定。脫脂用時0.5-1小時。
步驟S103中,酸洗時,在脫脂溶液中加入磷酸、檸檬酸以及緩蝕劑LAN-826,其中磷酸相對于水的體積比為15-20%,檸檬酸相對于水的體積比為1%,緩蝕劑LAN-826相對于水的體積比為0.5%,得到酸洗溶液。酸洗用時1-3小時。磷酸酸洗的優點是不會產生腐蝕性殘留物(鹽酸、硫酸酸洗后或多或少會有少會有C1-、SO42-殘留),比較安全,但磷酸的缺點是成本略高,酸洗速度較慢,一般使用濃度10%~40%,處理溫度可常溫到80℃。為解決成本高的問題,在液壓潤滑管道在線循環酸洗工藝中,采用磷酸-檸檬酸混合酸,使用這種混合酸在常溫上既能提高酸洗速度,減少腐蝕性殘留物,保護環境,又節省成本。緩蝕劑LAN-826是中國1984年開發的一種多用酸洗緩蝕劑,它在多種清洗用酸(無機酸、有機酸、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中都有高效緩蝕作用,并有優良的抑制滲氫和-抑制三價鐵離子加速腐蝕作用的能力。是一種相對密度為L06,氣味小,毒性低,不燃不爆,微堿性的淡黃色液體,在對磷酸和檸檬酸的緩蝕能力達到99.9%。
步驟S105中,中和時,在上述酸洗溶液中加入氨水,氨水相對于水的體積比為0.5%,得到中和溶液,中和用時0.5-1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實久建設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未經中冶實久建設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3320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