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保暖織物改良結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31437.0 | 申請日: | 2009-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11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石義武;吳鴻烈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AB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16 | 分類號: | D04B1/16;D04B1/18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專利事務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215347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暖 織物 改良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面料,尤其是一種保暖面料。
背景技術
空氣層襯墊三層織物是目前針織保暖內(nèi)衣的主要面料之一,它采用雙面圓緯針織機編織。其保暖機理就是利用襯墊入的中間層滌綸彈力絲的彈性恢復形成空氣層,利用空氣層的熱傳導性較差的原理從而達到保暖效果。其缺點是中間襯墊的滌綸彈力絲易從空氣層抽出或外露,易造成起毛起球,影響外觀及穿著。而且其形成的空氣層薄,保暖率無法適應更嚴酷的天氣。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保暖織物改良結構,可將保暖率提高35%左右,且沒有起毛起球現(xiàn)象。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保暖織物改良結構,織物表層為棉織層,織物里層為經(jīng)拉毛整理的超細旦滌綸彈力絲層(行業(yè)內(nèi)0.55dtex以下的纖維為超細旦絲,dtex是分特,指10000米長的纖維束的克數(shù)),織物中層為具彈力牽引性的絲層,所述織物表層和織物里層面料結構為緯平針織結構,織物表層和織物里層通過織物中層編織在一起,織物表層和織物里層在織物中層的滌綸包覆絲的彈力牽引作用下,織物表層和織物里層的表面間隔形成若干凸起縱條,從而形成較厚的空氣層,又織物里層的超細旦滌綸彈力絲經(jīng)拉毛整理后形成里層的開放式空氣層,從而使保暖率大幅提高。
所述具彈力牽引性的絲層為滌綸包覆絲層。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織物表層和織物里層通過織物中層編織在一起,織物表層和織物里層在織物中層的滌綸包覆絲的彈力牽引作用下,表面間隔形成若干凸起縱條,從而形成較厚的空氣層。織物里層的超細旦滌綸彈力絲經(jīng)拉毛整理又形成里層的開放式空氣層,從而使保暖率大幅提高。綜上所述,由于織物特殊的編織結構,可將保暖率提高35%左右并可使織物外觀沒有起毛起球現(xiàn)象,而織物里層的拉毛整理又改善了肌膚觸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織物面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保暖織物改良結構,織物表層為棉織層1,織物里層為經(jīng)拉毛整理的超細旦滌綸彈力絲層3(行業(yè)內(nèi)0.55dtex以下的纖維為超細旦絲,dtex是分特,指10000米長的纖維束的克數(shù)),織物中層為具彈力牽引性的絲層2,所述織物表層和織物里層面料結構為緯平針織結構,織物表層和織物里層通過織物中層編織在一起,織物表層和織物里層在織物中層的滌綸包覆絲的彈力牽引作用下,織物表層和織物里層的表面間隔形成若干凸起縱條4,從而形成較厚的空氣層,又織物里層的超細旦滌綸彈力絲經(jīng)拉毛整理后形成里層的開放式空氣層,從而使保暖率大幅提高。
所述具彈力牽引性的絲層為滌綸包覆絲層。
本例所述織物表層的棉織層為針盤織針所編織,制成衣物后為衣物外層;織物里層的超細旦滌綸彈力絲層為針筒織針所編織,制成衣物后為衣物內(nèi)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AB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AB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31437.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