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以苯基吡唑為主配體的酰胺基金屬銥配合物電致磷光發光材料及其制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30644.4 | 申請日: | 2009-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3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7 |
| 發明(設計)人: | 丁玉強;徐宏;周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06 | 分類號: | C09K11/06;C07F15/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時旭丹;劉品超 |
| 地址: | 214122江蘇省無錫市蠡湖***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苯基 吡唑 為主 胺基 金屬 配合 物電致 磷光 發光 材料 及其 制備 | ||
技術領域
以苯基吡唑為主配體的酰胺基金屬銥配合物電致磷光發光材料及其制備, 涉及含有苯基吡唑為主配體的酰胺基金屬銥配合物,具體涉及一類可以應用于 電致發光領域的含苯基吡唑為主配體的酰胺基金屬銥有機配合物電致磷光發光 材料。屬于電致發光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EL)是指有機材料在電場作用下,將電能直接轉化為光能的一 種發光現象。關于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EL)即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研究起 始于上世紀50年代。到1987年,Eastern?Kodak公司Tang等人在文獻和專利 US4356429中發明了三明治結構的器件,采用熒光效率很高、有電子傳輸特性 且能用真空鍍膜的有機小分子材料-----8-羥基喹啉鋁(Alq3),與具有空穴傳輸特 性的芳香族二胺制成均勻致密的高質量薄膜,并制成有機EL器件,這種材料具 有高亮度、高量子效率、高發光效率等優良性能,使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研究 工作進人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標志著有機電致發光領域進入了孕育實用化的時 代。但是由于受到了自旋理論的限制,熒光材料理論上的內量子效率的極限為 25%,如何充分的利用占能量75%的磷光以實現更高的效率成為當務之急。1997 年,Forrest等發現電致磷光發光現象,突破了有機電致發光材料量子效率低于 25%的限制,使有機平板顯示器件的研究進入了另一個新的時期。
在隨后的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研究中,小分子摻雜型過渡金屬的環配合物 成為人們研究的重點,如銥、釕、鉑等的配合物。這類配合物的優點在于它們 能從自身的三線態獲得很高的發射能量(M.A.Baldo,et al,Appl.Phys.Letters,1999,74,4)。而其中金屬銥化合物,由于其化合物的穩定性好, 在合成過程中反應條件溫和,并且具有很高的電致發光性能,在隨后的研究過 程中一直占據著主導的地位。
研究表明,過渡金屬有機配合物屬于受中心原子微擾的配體發光的有機配 合物發光材料,配體對其穩定性及光譜性能起了決定性作用,因此通過配體修 飾可以得到發光性能、發光顏色不同的磷光材料,有關Ir配合物的研究主要是 對配體的修飾和改性,在配體上引入吸/推電子基團,改變配合物的最低未占分 子軌道(LUMO)和最高已占分子軌道(HOMO),使化合物的性質發生了更有利于 作為發光材料的改變。但對配體的修飾與改性往往需要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 這勢必會一方面增加化學反應的難度,另一方面降低從原料到最終產物的轉化 率,增加材料的生產成本。而現有的研究中,對新種類配體關注并不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類以苯基吡唑為主配體的酰胺基金屬銥配合物電致 磷光發光材料,該材料可以通過蒸鍍的方法鍍在透明氧化銦錫(ITO)玻璃上制成 OLED,也可以通過簡單的配體修飾將合成出的金屬銥配合物聚合到高分子上, 然后通過旋涂制成PLED,以解決小分子發光材料在蒸鍍過程中易出現的受熱分 解,抗結晶性能差等缺點。
為了得到上述配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致磷光發光材料,該發光材料是以苯基吡唑為主配體的酰胺基金屬 銥配合物,分子結構為(C^N)2Ir(ayl),具有以下分子結構式:
上式中,C^N是含有1-苯基吡唑結構的二齒配體,及O^N輔助配體ayl,R2為氫、烷基、異烷基、苯基、萘基或烯烴基;R1為苯基或萘基、或含取代基的 苯基或萘基。
所述的電致磷光發光材料,苯基吡唑為主配體的酰胺基金屬銥配合物含1- 苯基吡唑結構的二齒配體C^N為:
其中,R4選自氫、氨基、烷基、異烷基、鹵素原子。
所述的電致磷光發光材料,苯基吡唑為主配體的酰胺基金屬銥配合物,R1為苯基或萘基、或含取代基的苯基或萘基的O^N輔助配體ayl具有如下結構:
其中,R3選自氫、羥基、烷基、異烷基、烷氧基、鹵素原子、苯基、萘基 或烯烴基。
所述的電致磷光發光材料,苯基吡唑為主配體的酰胺基金屬銥配合物,該 發光材料具有以下分子結構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3064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