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中析出粒子的自動測量及其形態分類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30216.1 | 申請日: | 2009-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0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新城;朱偉興;張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6T7/00;G06N3/02;G01N1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汪旭東 | 
| 地址: | 21201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析出 粒子 自動 測量 及其 形態 分類 方法 | ||
1.一種鋼中析出粒子的自動測量及其形態分類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下列步驟:
(1)將鋼中析出的目標粒子的電鏡圖像進行圖像二值分割,得到粒子的二值圖像;
(2)對目標粒子的二值圖像通過形態濾波方法去噪聲,用種子填充方法填充孔洞,由經驗判據所定域值判定待分離粒子并進行團聚粒子的分離;
所述種子填充方法為:1)將種子像素壓入堆棧;2)當堆棧非空時,從堆棧中推出一個像素,并將該像素設置成所要的值;3)對于每個與當前像素鄰接的四連通或八連通像素,測試以確定測試點的像素是否處在區域內且未被訪問過;4)若所測試的像素在區域內沒有被填充過,則將該像素壓入堆棧;
采用以下極限腐蝕與水域生長求分割線算法對所述團聚粒子分離:1)對粘連粒子逐層腐蝕,獲得各個獨立粒子的核;2)對粒子核進行膨脹處理,水域生長時各域保持同層位增長,各域生長到相遇時形成粒子分界線;
(3)對分離后的粒子進行區域標定,區域標定的方法為:1)用遞歸標記算法對同一圖像中各粒子區域像素進行標識,取得各自的特征;2)標定圖像中每個像素的實際尺寸;
(4)確立析出的目標粒子的面積、周長、長寬比、圓形度、形狀系數及矩形度為神經網絡的輸入項,輸出項為所有析出粒子的形態,神經網絡的中間層神經元的傳遞函數為S型正切函數,輸出層神經元的傳遞函數為S型對數函數,從而建立析出的目標粒子的神經網絡形態分類模型;
(5)采用試驗方法訓練神經網絡形態分類模型,對輸入輸出參數進行歸一化處理,神經網絡的輸出結果經過反歸一化后以獲得其在原物理空間的數值,得到粒子形態自動分類統計結果;
(6)將析出的目標粒子的自動分類統計結果以圖表文件顯示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中析出粒子的自動測量及其型態分類方法,其特征是步驟(3)所述的遞歸標記算法按如下步驟:
1)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以光柵的方式從圖像的左上角開始掃描,直到發現一個沒有標記的像素點;
2)對此像素點賦予新標記;
3)對此像素點的8個鄰點進行掃描,如遇到沒有標記的像素點就把它標記為新標記,將此過程一層層遞歸,直到沒有標記的像素點被耗盡再開始層層返回;
4)反復執行上述步驟1)-3)過程直到光柵掃描到圖像的右下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中析出粒子的自動測量及其型態分類方法,其特征是?步驟(3)所述的標定圖像中每個像素的實際尺寸按如下步驟:
1)在圖像中對目標物從上向下,從左向右逐行搜索,搜索到的第一個灰度值為1的像素點即為目標粒子的上切點;
2)從下向上,從左向右逐行搜索到的第一個灰度值為1的像素點即為目標粒子的下切點;
3)從左向右逐列找出目標粒子的最左邊一個灰度值為1的像素;
4)從右向左逐列找出目標粒子的最右邊一個灰度值為1的像素;
5)由公式計算出比例因子后建立和提取圖像的粒子面積、周長、長寬比、圓形度、形態系數以及矩形度六種幾何形態特征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3021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