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制備東莨菪素的新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29807.7 | 申請日: | 2009-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9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金培;魏麗娟;戴岳;張惠斌;蔣企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藥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11/16 | 分類號: | C07D311/16;A61P29/00;A61P9/12;A61P35/00;A61P1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98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莨菪 新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制備東莨菪素(Scopoletin)的新方法。
背景技術
東莨菪素(Scopoletin)又稱東莨菪內酯、東莨菪甙元、莨菪亭、莨菪酚等,屬于香豆素類化合物,其化學名為6-甲氧基-7-羥基香豆素,其結構如式I所示。東莨菪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東莨菪(Swpolia?japonica?Maxim.)根,顛茄(Atropa?balladonna?L.),傘形植物興安白芷(Angelica?dahurica?Benth.et?Hook.)根中。已有研究表明,東莨菪素具有明顯的藥理活性,如鎮(zhèn)痛、抗炎、降血壓、解痙、抗腫瘤及防治高尿酸血癥等方面活性,具有很重要的藥用價值。
式I
2005年公開的中國專利申請CN1615847中描述了用乙醇從大果飛蛾藤(Porana?sinensisHemsl.)粗粉中提取東莨菪素的方法。但是,這種從植物中提取的東莨菪素的方法,產物得率低,成本比較昂貴,所以有必要開發(fā)實用的全合成方法,以滿足對東莨菪素深入研究的需求。目前大體已報道了三條不同的合成路線。
1962年,Donald?G.Crosby等人在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1962,27:3083-3085中報道了以2,4-二羥基苯甲醚為原料,與3,3-二乙氧基丙酸乙酯反應,合成出6-甲氧基-7-羥基香豆素,該方法收率較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方法高,但是2,4-二羥基苯甲醚的制備比較困難,而且3,3-二乙氧基丙酸乙酯的價格比較貴,該方法不適合工業(yè)上大規(guī)模制備東莨菪素。
1987年,S.K.Koul等人在Indian?Journal?of?Chemistry,1987,26B:574-575中報道以6,7-二甲氧基香豆素為原料,經過兩步反應合成出6-甲氧基-7-羥基香豆素,該方法不僅收率低,而且反應副產物需要分離,操作起來比較麻煩,該方法不適合工業(yè)上大規(guī)模制備東莨菪素。
2007年,方專等人在華西藥學雜志,2007,22(3):302-303中報道以對苯醌為原料,借助微波加熱手段,合成了6-甲氧基-7-羥基香豆素,該方法由于微波的引入,在合成6-甲氧基-7-羥基香豆素時可使反應時間縮短、收率明顯提高,且后處理簡單、純度較好。但該微波促進法不適合應用于工業(yè)化生產。
目前已有的這幾種制備東莨菪素的方法,有的需要使用不易得的特殊原料,成本較高,有的反應收率不是非常理想,不具備大量制備的條件。所以,有必要繼續(xù)開發(fā)出制備工藝簡單,原料易得,收率較高,適合工業(yè)化大規(guī)模制備東莨菪素的新方法。本發(fā)明人經過大量試驗研究,開發(fā)出一條新的合成路線,并基于此完成本發(fā)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制備式I的6-甲氧基-7-羥基香豆素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式I
(a)式III的2,4,5-三甲氧基苯甲醛與三氯化鋁在有機溶劑中反應,
式III
生成式II的2,4-二羥基-5-甲氧基苯甲醛
式II;
(b)式II的2,4-二羥基-5-甲氧基苯甲醛
與式IV的三苯基磷乙酸乙酯在高沸點有機溶劑中高溫環(huán)合生成式I的6-甲氧基7羥基香豆素
式IV。
其中,步驟(a)中所述的反應物2,4,5-三甲氧基苯甲醛與三氯化鋁的摩爾比為1:1-1:8,優(yōu)選1:4;反應有機溶劑為二氯甲烷和吡啶,催化劑為TEBA;步驟(a)反應溫度為30℃—50℃,優(yōu)選40℃;反應時間為15-25小時,優(yōu)選20小時;步驟(a)還包括,反應結束后向反應混合物中加入30-45ml濃鹽酸,優(yōu)選35ml,以除去過量的三氯化鋁水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所得粗品用甲苯重結晶的步驟。
其中,步驟(b)是在氮氣保護下進行的,反應物2,4-二羥基-5-甲氧基苯甲醛和三苯基磷乙酸乙酯的摩爾比為1:1—1:1.5,優(yōu)選1:1.3。反應高沸點有機溶劑為N,N-二甲基苯胺;反應溫度為160℃—195℃,優(yōu)選180℃;高溫反應的時間為4-8小時,優(yōu)選5小時;步驟(b)還包括減壓蒸除高沸點有機溶劑,所得粗品用無水乙醚洗去部分雜質,用二氯甲烷萃取和5%的稀鹽酸去除殘留的有機溶劑,用乙酸乙酯/石油醚柱層析,所得粗品用甲醇和石油醚重結晶的步驟。
本發(fā)明中所使用的催化劑TEBA,是指三乙基芐基氯化銨。
本發(fā)明中所使用的二氯甲烷為干燥的二氯甲烷,具體是指將試劑純的二氯甲烷在干燥劑無水硫酸鎂的存在下回流2小時后,經過普通蒸餾制備的。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藥科大學,未經中國藥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98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蛋白激酶抑制劑及其應用方法
- 下一篇:1-丁烯共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