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油預成膜空氣霧化噴嘴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29234.8 | 申請日: | 2009-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3739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姜日紅;武曉松;余陵;王棟;蔡文祥;孫波;羅明宇;張宇;國艷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5B7/12 | 分類號: | B05B7/12;F02K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朱顯國 |
| 地址: | 210094***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油 預成膜 空氣 霧化 噴嘴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噴嘴,特別是一種燃油預成膜空氣霧化噴嘴。
背景技術
脈沖爆震發動機(PDE)作為一種利用脈沖式爆震波產生推力的新概念發動機,由于 其在性能上的顯著優勢,世界許多國家的研究機構對此展開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到目前 為止仍有許多關鍵技術尚未突破,其中兩相流燃料與氧化劑的高速噴射、霧化與混合就 是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之一。
目前許多研究機構已利用了各種噴射裝置來解決燃油的霧化與混合問題,其中采用 較多的是直射式噴嘴和離心式噴嘴,直射式噴嘴結構簡單,但其噴射出的燃油粒徑較大, 霧化效果較差;離心式噴嘴雖然噴射出的燃油粒徑較小,但其霧化主要是依靠燃油的供 油壓力,這就需要附加一套增壓系統,增加了質量和復雜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減小燃油霧化粒度,提高霧化效果,且不需 附加裝置,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的燃油預成膜空氣霧化噴嘴。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燃油預成膜空氣霧化噴嘴,包括外環和內 環,內環包括小尾椎、中心體、小尾椎位于中心體的左側,兩者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的 外環包括大尾椎、滑動筒、噴油架、左蓋罩和右蓋罩,大尾椎位于滑動筒的左側,噴油 架位于滑動筒的外側,噴油架左端凸起部分卡在大尾錐與滑動筒之間的凹槽中,滑動筒 與噴油架之間形成燃油通道,滑動筒和噴油架的右端出口形成唇口,左蓋罩位于噴油架 的左側,右蓋罩位于噴油架的左右兩側,噴油架內部開有切向旋流進油通道,內環與外 環之間通過滑動筒和中心體之間的鍵槽連接。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本發明燃油預成膜空氣霧化噴嘴只需要原有 空氣輔助霧化噴嘴的基礎上,對外環部分進行改造,即在外環部分加入了滑動筒,通過 調整燃油通道的縫隙高度,達到調整燃油從唇口流出的初始液膜厚度的目的,實現了燃 油初始液膜的可調性,因而加工工藝簡單,加工成本低廉。與以往的脈沖爆震發動機用 直射式和離心式噴嘴相比,不僅降低了燃油霧化粒度,提高了燃油霧化效果,提高了燃 油的燃燒效率,降低了燃油的使用量,減少了不充分燃燒的廢氣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降 低了設備的復雜性,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燃油預成膜空氣霧化噴嘴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燃油預成膜空氣霧化噴嘴的前視剖面圖。
圖3是本發明燃油預成膜空氣霧化噴嘴的右視剖面圖。
圖4是本發明燃油預成膜空氣霧化噴嘴與發動機進氣道結構位置關系圖。
圖5是本發明燃油預成膜空氣霧化噴嘴的滑動筒和大尾錐采用螺母絲杠連接方式的 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直射式噴嘴燃油霧化粒度測試結果圖。
圖7是本發明離心式噴嘴燃油霧化粒度測試結果圖。
圖8是本發明燃油預成膜式空氣霧化噴嘴霧化粒度測試結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結合圖1、圖2、圖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燃油預成膜空氣霧化噴嘴,包括外環和內 環,內環包括小尾椎1、中心體2,小尾椎1連接于中心體2的左側,所述的外環包括 大尾椎3、滑動筒4、噴油架5、左蓋罩6和右蓋罩7,大尾椎3位于滑動筒4的左側, 大尾椎3與滑動筒4通過螺栓或螺母絲杠的方式連接。噴油架5位于滑動筒4的外側, 噴油架5左端凸起部分卡在大尾錐3與滑動筒4之間的凹槽中,滑動筒4與噴油架5之 間形成燃油通道8,滑動筒4和噴油架5的右端出口形成唇口9,滑動筒4右端面與噴 油架5右端面唇口9的縫隙高度可調范圍為0~1500μm。左蓋罩6位于噴油架5的左側, 右蓋罩7位于噴油架5的左右兩側,噴油架5內部開有切向旋流進油通道,左蓋罩6與 右蓋罩7通過小螺釘或鉚釘連接,內環與外環之間通過滑動筒4和中心體2之間的鍵槽 連接。滑動筒4下端有一個凸起的部分,中心體2外側有一個凹槽,形成與滑動筒4下 端的鍵相配合的鍵槽,用來連接外環和內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92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字式半導體激光器恒流驅動器
- 下一篇:電磁法管件整形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