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網絡分布式指紋識別系統及其實現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25237.4 | 申請日: | 2009-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8352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蘇;孔令軍;束永慧;高志順;凌棕;余永;徐羅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蘇;孔令軍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H04L29/06;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陳忠輝 |
| 地址: | 210024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網絡 分布式 指紋識別 系統 及其 實現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指紋識別系統及其實現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網絡連接及指紋識別芯片、算法應用的網絡分布式指紋識別系統及其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實的生活、工作中,用于賓館、樓宇門禁、銀行證券的賬戶管理等的個人身份識別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且這種關注程度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也在不斷地提出新的要求。以往用于使用者個人身份確認的有形鑰匙、IC卡或者無形密碼等,都在長期的應用過程中凸顯出其不足的一面。例如:鑰匙的易被復制性、帳戶密碼難于記憶且易于丟失及遺忘,即使IC卡結合無形密碼,仍會存在因疏忽造成的IC卡遺失且密碼外泄的問題。故而,尋求一種與生俱來、因人而異的生物特征作為個人身份認定的技術,是當前乃至未來一個切實可行的發展方向。
生物認證技術是一項新興的利用人體生物特征來確定個人身份的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刑偵、安全、銀行等領域與不同人體對號入座。現有應用中最突出的人體生物特征便是指紋和DNA,其中尤以指紋因其易于主觀采集和客觀物理比較等特點,成為最早且最常使用的人體生物特征。因此,指紋識別技術在生物認證領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目前的指紋識別系統大都應用在本機狀態,無論是門禁系統,還是個人計算機賬戶管理系統,都有著廣泛而成熟的應用。但是該技術層面并不適合大型客戶群系統的應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聯網設備由于網絡傳輸的信息缺少有效的加解密手段存在安全隱患,給用戶造成極大不便;并且受到所使用的指紋識別芯片和算法限制,其系統不能使用無須外加存儲器或閃存的單片ARMCPU來實現,故而該類系統的構建價格通常非常昂貴。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網絡連接的網絡分布式指紋識別系統及其實現方法,進一步擴展指紋識別技術的應用方式,解決指紋識別網絡應用的可實施性及自適應性。
本發明的目的,將通過以下裝置性技術方案來實現:
網絡分布式指紋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紋識別系統包括通過網絡連接的中心服務器和至少一個終端指紋識別器,以基于TCP/IP協議的網絡傳輸作為通信平臺;其中所述中心服務器為裝載有指紋獲取、識別軟件且具有數據庫系統的計算機,并通過數據接口連接有相同于終端指紋識別器的指紋采集儀。
進一步地,任一所述終端指紋識別器為獨立器件,包括一單片機處理單元、一觸摸自動上電開關,以及通過PCB線路與單片機處理單元焊連的指紋采集儀、Ethernet接口、控制輸出端口和看門狗單元等外圍電路,其中所述單片機處理單元與指紋采集儀連接到同一個觸摸自動上電開關上,以獲取工作所需電壓。
更進一步地,所述終端指紋識別器還包括備用電池、USB接口、至少一個LED指示燈,以及選擇性連接的輸入鍵盤和LCD顯示屏。
更進一步地,所述單片機處理單元為LPC2XXX、LM3S6965或其他以ARM7為核心的單片CPU。
更進一步地,所述指紋采集儀指的是基于劃擦式指紋芯片ATW31X為核心的器件,或具有指紋采集功能的同類器件。
進一步地,所述中心服務器與指紋采集儀相連的數據接口為USB接口、串口、并口或其他計算機可識別兼容的接口形式。
以上述網絡分布式指紋識別系統為依托,本發明目的的實現方法是:
I、用戶在終端指紋識別器或中心服務器的指紋采集儀上注冊指紋模板,中心服務器的數據庫系統分套存儲所有指紋模板,并通過網絡傳輸到對應終端指紋識別器存儲獨有的指紋模板;
II、對應各自專屬的終端指紋識別器,用戶手指碰觸指紋采集儀上電并記錄指紋特征值,同時自檢網絡情況;
III、網絡正常情況下,終端指紋識別器將記錄的指紋特征值加密(數據打碎)、發送給中心服務器,由中心服務器對返回的加密指紋特征值解密(碎片重組)并與步驟I中注冊存儲的對應指紋模板進行比對;而當網絡異常或中心服務器故障情況下,由終端指紋識別器本機程序比對記錄的指紋特征值與獨有存儲的指紋模板;
IV、根據比對結果,由終端指紋識別器做出斷電、報錯、開鎖或送出正確信號的控制輸出。
進一步地,步驟I中所述用戶的指紋模板注冊是通過用戶同一手指至少三次劃擦指紋采集儀,記錄各次的采集結果整合為一套來存儲的。
進一步地,步驟III中所述比對過程是指將指紋特征值與對應的整套指紋模板進行逐個比對。即將采集到的實時指紋特征值與注冊時的第一枚指紋模板比對,如成功則結束比對;否則便順次與第二或第三枚指紋模板再進行比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蘇;孔令軍,未經李蘇;孔令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523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