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磁屏蔽橡膠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24914.0 | 申請日: | 2009-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0353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玲;趙浩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9/06 | 分類號: | C08L9/06;C08L23/22;C08K9/04;C08K3/08;C08K3/10;C09D133/02;C09D179/02;H05K9/00;C22C1/02;C22C23/02;C22C2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立榮 |
| 地址: | 210044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磁 屏蔽 橡膠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電磁屏蔽橡膠復合材料,其特征是:在橡膠基體中均勻分布著鎂合金粒和涂覆有聚苯胺-羥基丙烯酸樹脂的鐵氧體復合顆粒,鐵氧體復合顆粒和鎂合金粒的體積比為1~4∶1,鐵氧體復合顆粒和鎂合金粒在復合材料中的體積百分比為20~60%;鐵氧體復合顆粒由有機外層和內核構成,有機外層為聚苯胺-羥基丙烯酸樹脂,內核為鐵氧體,有機外層厚為2~10μm,鐵氧體為氧化鐵和鍶鐵氧體的混合物,鐵氧體的尺寸為2~5mm,氧化鐵和鍶鐵氧體的體積比為1∶9~2∶8;鎂合金粒的成分為:2~12%Al,1~5%Zn,0.05~0.5%Cu,0.01~0.05%Sn,余量為Mg,鎂合金粒的尺寸為2~5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屏蔽橡膠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橡膠基體為丁苯橡膠基體或丁基橡膠基體。
3.一種電磁屏蔽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制備步驟如下:
a、將聚苯胺粉末混入羥基丙烯酸樹脂中,聚苯胺粉末占羥基丙烯酸樹脂質量的55%~66%,加入占羥基丙烯酸樹脂質量1.5%~2.5%的混合稀釋劑,混合稀釋劑中乙酸丁酯與二甲苯的體積比為2∶8~3∶7,快速攪拌10~15min后即得到分散均勻的聚苯胺-羥基丙烯酸樹脂,然后將依次經堿洗、酸洗后干燥的尺寸為2~5mm的鐵氧體浸入聚苯胺-羥基丙烯酸樹脂1~3min后撈出,在135~145℃干燥得到鐵氧體復合顆粒;其中鐵氧體為氧化鐵和鍶鐵氧體的混合物,氧化鐵和鍶鐵氧體的體積比為1∶9~2∶8;
b、然后按照質量百分含量為2~12%Al、1~5%Zn、0.05~0.5%Cu、0.01~0.05%Sn、其余為Mg的配比進行配料,將上述配好的純Al錠、純Mg錠、純Cu片、純Zn錠、Sn錠在SF6保護氣氛中一起加熱熔化,當溫度升至715~730℃時,保溫10~15分鐘后冷卻得到鎂合金,通過切削加工方法將鎂合金加工成尺寸為2~5mm的鎂合金粒;
c、接著在125~135℃條件下對橡膠進行塑煉4~6min后,在橡膠中加入鐵氧體復合顆粒和鎂合金粒,鐵氧體復合顆粒和鎂合金粒的體積比為1~4∶1,兩種顆粒與橡膠的體積比為2∶8~6∶4,混煉8~12min后,在兩種顆粒與橡膠形成的復合體中加入占橡膠質量1.5~3%的硫磺,30~35℃條件下混煉7~10min,接著在150~160℃硫化得到電磁屏蔽橡膠復合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磁屏蔽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橡膠為丁苯橡膠或丁基橡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491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