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連接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24632.0 | 申請日: | 2009-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077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賓濤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2/16 | 分類號: | H01R12/16;H01R13/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連接器 | ||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該電連接器導電端子與絕緣本體的配合結(jié)構(gòu)。
【背景技術(shù)】
SATA(Serial?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設置于絕緣本體的若干導電端子,該等導電端子通常是組裝于絕緣本體內(nèi)。所述導電端子設有與對接連接器配合連接的配合部、由絕緣本體延伸設置的固持部及由固持部延伸的焊接部,其中固持部包括水平端及垂直端。通常,該等導電端子裝入絕緣本體之后,導電端子固持部的垂直端懸空設置在絕緣本體的后端,該等設置,懸空的固持部垂直端在制程中易于受外力影響而發(fā)生變形,從而使得焊接端不能準確定位于電路板上。為解決該問題,業(yè)界通常在原有的絕緣本體之后端面設置延伸塊,該等延伸塊形成部分收容垂直端的端子槽,但該種設置制程復雜。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技術(shù)方案來解決該等問題,使得連接器端子能夠準確定位以方便與電路板焊接,且制程簡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qū)⑦B接器導電端子焊接部準確定位于電路板上且制程簡單的電連接器。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通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一縱長的絕緣本體及設置于絕緣本體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設有一主體及連接于主體的舌板,該主體設有前端面及與前端面相反的后端面,所述舌板由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且懸空設置,所述導電端子設有對接部、由對接部延伸設置的固定部及由固定部彎折延伸的焊接部,所述固定部設有平行于舌板的水平端及垂直于水平端的垂直端,所述對接部一體成型于舌板上,水平端一體成型于主體內(nèi),垂直端一體成型于主體之后端面。
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電連接器將導電端子與絕緣本體一體成型設置,解決了電連接器導電端子焊接部準確定位于電路板上且制程簡單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符合本發(fā)明的電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是圖1所示電連接器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3是符合本發(fā)明的電連接器的分解圖。
圖4是圖3所示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的另一視角的視圖。
圖5是圖3所示電連接器絕緣本體的第三視角的視圖。
圖6是圖1所示電連接器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6所示揭示符合本發(fā)明的電連接器100,該電連接器100為一種硬盤接口連接器,用于安裝至一電路板(未圖示)上。該電連接器100包括一縱長的絕緣本體1、設置于絕緣本體1的若干導電端子3及包覆于絕緣本體1外的金屬殼體5。
所述絕緣本體1設有一主體11及由主體11延伸形成的懸空的舌板13。主體11設有前端面111、與前端面111相反設置的后端面113、面向電路板(未圖示)方向設置的底面115及與底面115相反設置的頂面117,所述頂面117向下凹設有若干凹槽119。主體11在其兩端還設有延伸塊15,該延伸塊15設有側(cè)面151,側(cè)面151凹設有開口153。所述舌板13自前端面111向前延伸形成,該舌板13上間隔設置有若干通孔131。
所述導電端子3一體成型于絕緣本體1內(nèi),該等導電端子3設有對接部31、由對接部31延伸之固定部33及由固定部33彎折延伸之焊接部35,且焊接部35平行于舌板13設置。所述固定部33設有水平端331及垂直于水平端331的垂直端333,所述焊接部35由垂直端33的末端垂直彎折形成。對接部31一體成型設置于舌板13上,該對接部31用于與對接連接器(未圖示)之端子配合連接,固定部33的水平端331一體成型于主體11內(nèi),垂直端333一體成型于主體11的后端面113上,焊接部35則向遠離后端面113的方向懸空設置,該焊接部35用于焊接至電路板(未圖示)上。
金屬殼體5設有上端面51、下端面53及連接上、下端面51、53的側(cè)端面55,所述上端面51、下端面53及側(cè)端面55包覆在絕緣本體1的頂面117、底面115及側(cè)面151上。所述側(cè)端面55向后延伸設有一抵持部551,該抵持部551收容在開口153內(nèi),且其后端抵持于開口153的一個側(cè)面(未標號)。上端面51在其兩端向后繼續(xù)延伸設有一對延伸部511,上端面靠近延伸部511設有彎折的耳部513,該等耳部513收容于凹槽119內(nèi),延伸部511蓋設于延伸塊15之頂面117。所述耳部513與凹槽119的配合方式保證了金屬殼體5與絕緣本體1之間的配合緊密,不易松開。
本發(fā)明電連接器100的導電端子與絕緣本體之間一體成型設置,解決了傳統(tǒng)的硬盤接口電連接器之導電端子焊接端易于變形、不便于與客戶板定位焊接之問題,且該種制程簡單,產(chǎn)品端子之穩(wěn)定性高。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4632.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名片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統(tǒng)
- 下一篇:快合自動開關(guā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