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及制備和應用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24463.0 | 申請日: | 2009-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92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維;解令海;陳琳;趙祥華;石乃恩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71/04 | 分類號: | C07D471/04;C07D519/00;H01L51/56;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葉連生 |
| 地址: | 210003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氮雜芴類 有機 半導體材料 制備 應用 方法 | ||
1.一種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以氮雜芴為主體,具有為如下結構:
化合物材料I
式中:R1、R2為氫、鹵素或具有1至22個碳原子的直鏈、支鏈或者環狀烷基或烷氧基鏈;選自氫或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2-乙基己基、正壬基或正葵基或正辛氧基鏈中的任意一種;n為1,2,3,4中任意數字;X為氧、取代的氮、取代的碳,具體為如下結構:
Ar為溴或碘或者芳烴結構,具體芳烴結構如下列中的一種:
m為1-10之間的數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其特征在于當Ar為氮雜或硫雜芳環時,所述的化合物材料I具體結構如下:
?????化合物材料II???????化合物材料III??????????化合物材料IV
?????化合物材料V????????化合物材料VI???????????化合物材料VII
3.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材料I由2-鹵氮雜芴酮與芳基中間體通過碳-碳、碳-氧、碳-氮金屬催化的偶聯反應制備獲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鹵氮雜芴酮的制備反應具體如下:
取菲啰啉和KX置于反應器,然后將混合好的濃硝酸和濃硫酸加入,溫度在80-170度之間,回流5-24小時,反應結束后,將反應液到入冰水中,中和,過濾,萃取濾液,合并有機層,無水MgSO4干燥,旋蒸除去溶劑得到粗產物,使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作為洗脫劑進行柱層析,得到淡黃色2-鹵氮雜芴酮,產率為40-70%。
5.一種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中化合物材料II的制備方法為:
當碳氮鍵偶聯反應是烏爾曼反應時,具體反應過程如下:
該反應由CuI催化下的咔唑和2-溴氮雜芴酮的烏爾曼反應實現:在氮氣保護下,在燒瓶中加入咔唑、2-溴氮雜芴酮、碳酸鉀、碘化亞銅、小塊18-冠-6和二氯苯,反應回流20-60小時,然后,減壓蒸餾除去體系中的二氯苯,剩余的產物用二氯甲烷進行萃取,合并有機相,無水MgSO4干燥,旋蒸除去溶劑得到粗產物,使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作為洗脫劑進行柱層析得到2-咔唑-氮雜芴酮,產率為71-80%。
6.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的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作為電存儲材料,其中器件的結構為透明陽極/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陰極,其中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層通過真空鍍膜技術、溶液旋涂或噴墨打印方式制備、陰極通過真空鍍膜技術制備。
7.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的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作為發光二極管器件空穴或電子傳輸材料,其中發光二極管器件的結構為透明陽極/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注入層/陰極,其中,采用氮雜芴類有機半導體材料作為空穴或電子傳輸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446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