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軸心彈性輪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22279.2 | 申請日: | 2009-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38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廷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廷建 |
| 主分類號: | E01C23/088 | 分類號: | E01C23/08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忠才 |
| 地址: | 453003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心 彈性 | ||
1.一種變軸心彈性輪,外輪(2)位于輪轂(1)外部,外輪(2)和輪轂(1)同一圓心,在輪轂(1)與外輪(2)之間至少設置有3根彈性輻條(3),其特征在于:外輪(2)和輪轂(1)為圓環狀體,外輪(2)的內半徑(R)為60~600mm,輪轂(1)外半徑(r)與外輪的內半徑(R)的比為1∶1.2~5,彈性輻條(3)的一端設置在輪轂(1)外表面上、另一端設置在外輪(2)內表面上,彈性輻條(3)安裝在外輪(2)上的聯接點同輪轂(1)中心的連線與彈性輻條(3)安裝在輪轂(1)上的聯接點同輪轂(1)中心的連線之間的夾角(α)為0°~180°,彈性輻條(3)安裝在外輪(2)上的聯接點與彈性輻條(3)安裝在輪轂(1)上的聯接點之間彈性輻條(3)的圓弧長為兩連接點距離的1.1~1.57倍。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軸心彈性輪,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外輪(2)的內半徑(R)為100~500mm,輪轂(1)外半徑(r)與外輪(2)的內半徑(R)的比為1∶2~5,彈性輻條(3)安裝在外輪(2)上的聯接點同輪轂(1)中心的連線與彈性輻條(3)安裝在輪轂(1)上的聯接點同輪轂(1)中心的連線之間的夾角(α)為30°~150°,彈性輻條(3)安裝在外輪(2)上的聯接點與彈性輻條(3)安裝在輪轂(1)上的聯接點之間彈性輻條(3)的圓弧長為兩連接點距離的1.1~1.5倍。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軸心彈性輪,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外輪(2)的內半徑(R)為300mm,輪轂(1)外半徑(r)與外輪(2)的內半徑R的比為1∶3,彈性輻條(3)安裝在外輪(2)上的聯接點同輪轂(1)中心的連線與彈性輻條(3)安裝在輪轂(1)上的聯接點同輪轂(1)中心的連線之間的夾角(α)為90°,彈性輻條(3)安裝在外輪(2)上的聯接點與彈性輻條(3)安裝在輪轂(1)上的聯接點之間彈性輻條(3)的圓弧長為兩連接點距離的1.3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廷建,未經劉廷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227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壓滲透固結儀
- 下一篇:一種納米二氧化鈰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