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獼猴桃專用肥及制備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22116.4 | 申請日: | 2009-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55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濤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C05F11/02 |
| 代理公司: | 寶雞市新發明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席樹文 |
| 地址: | 722300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獼猴桃 專用肥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肥料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獼猴桃專用復合肥。?
背景技術
早在1850年,美國已有氮、磷二元混肥出售。到20世紀30年代以后,從西歐各國開始,隨著農作物單產的提高,化肥數量和品種的增加,以及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人們迫切希望改變幾種單元肥料分次施用的傳統施肥方法,以適應集約化和高效率農業生產的要求。復混肥料生產的初級階段,是由農戶把幾種單一的肥料自行摻混后施用。隨著化肥工業的日益完善,特別是萃取磷酸工業的發展和氮、磷肥料生產工藝相結合,生產多成分的復混肥料明顯具有資源利用合理、經濟效益高、產品質量好、施用方便等優點。故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各種以磷酸工業為基礎的復混肥料工藝應用而生,并開始大規模的商品生產。初期生產的復混肥料,大多是通用型的,其氮、磷、鉀的含量和比例以及其形態,有的完全依據工藝流程決定,如磷銨等化合成復合肥料;有的則按需要將其調節成養分完全、比例平衡的型號,如1∶1∶1型中的15-15-15及19-19-19的配合復合肥料。由于通用復混肥料對作物缺乏針對性,以及隨著化肥生產工藝和農業化學服務站的發展,在許多國家先后出現了摻混肥料和專用肥料。20世紀50年代,美國開始興起摻混肥料,至1985年銷售量約2200萬噸,?占美國施肥總量的45%,占復混肥料的60%以上,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1981~1982年度,全世界消費化肥達1.15億噸。其中各種復肥約占50%,發達國家消費的復肥平均占70%以上;發展中國家施用復肥比例較低,僅占26.5%。復合肥的發展趨勢一是強化肥料的多功能性。即在保證N、P、K基礎養分和適量微量元素的前提下,通過生產復合肥料,并在其中加入殺菌劑、殺蟲劑等農藥及抗旱濟、矮壯素、生根劑、生長劑激素、防蟲劑等增效調節劑,目的是通過施肥,同時解決養分不足和病、蟲、雜草危害,還想通過調節植物的生理機制達到增強各種功能效果的目的。這在理論和實踐上都獲得了成功。二是液體肥料呈快速態勢。目前美國、日本、俄羅斯以及北美和西歐的一些國家已在廣泛應用液體肥料。單是美國就有近萬家二次加工肥料廠,其中,液體肥料加工廠就有2000多家,液體肥料年產量約300×104T,有液體肥料配方1000多種。它們的經濟作物和部分糧食作物主要施用液體肥料。三是二次加工配方化。即在生產多元素、多功能、綜合、高效復合肥的同時,還承擔農化服務,直接測試土壤和作物營養,按測試結果并遵循平衡施肥原則進行配方,再按配方生產各種專用肥料,甚至代客戶施肥。形成一條龍服務,基本實現了施肥專業化。?
我國以有機無機復肥產品為特征的復混肥始于80年代中后期。這一新型肥料的出現,是有機農業現代化的需要,是廣大農民熱切需求及廣大科技人員努力研制的產物。20多年來,對這種復混肥的研究和應用有了相當明顯的進步。在有機原料方面,擴大至包括糖業、?畜牧業、冶金、礦山、化工、食品加工、環衛等行業在內的20多種固、液廢物。在對這種廢物性質的研究基礎上,先后提出了復混肥中有機-無機配方原則及有機-無機配合的時空效應機理,促進了有機-無機復混肥的進一步發展。這一階段,對于廢物資源的規模加工及專用設備的開發也受到了企業和科研部門的重視。例如,豬、雞糞干燥、污泥脫水、垃圾分揀、物料粉碎等方面,全國都有不少廠家投入資金開發,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
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國內的有機無機配合是一種物化了的技術,即有了產品(有機復肥)載體,因此具有明顯的優越性。然而這種產品的二次加工畢竟又消耗額外的能量和物質,這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雖然總體上是合算的,但是能否變二次加工為一次加工呢?這對于設備的技術條件雄厚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有利于發揮大企業優勢的重要問題。近年來,不少大型化肥企業,如貴州的赤天化肥廠在生產單質肥料的同時,亦進一步進行二次加工生產有機無機復混肥,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若能變二次加工為一次加工,則可降低成本而獲得更好的效益。?
一次加工生產單一有機化肥或有機復肥的技術可行性是存在的。首先,目前的化肥產品中,就有一些可供借鑒的技術,例如石灰氮、磷酸銨鎂、脲甲醛等。有的工廠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例如,廣州氮肥廠生產的復硝鉀及近年來出現的有機過磷酸鈣。我們在一次加工生產有機復肥的研究中,也獲得了重要進展。利用氨基酸廢料和一些無機添加劑一起試制出具有控釋效果的有機氮肥、磷肥和微肥,肥?效明顯。單一養分的有機化肥即可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原料一體配合生產復混肥,尤其是可以通過摻混方式方便地生產有機摻混肥(BB肥)。這一技術途徑將為化肥企業、節能降耗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提供機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濤,未經李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21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