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密封膠與被粘基材粘接試樣剝離強力測試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21162.2 | 申請日: | 2009-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0986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慧莉;汪有科;田堪良;婁宗科;何武全;姚汝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9/04 | 分類號: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鄭建 |
| 地址: | 712100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密封膠 基材 試樣 剝離 強力 測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建筑材料性能測試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密封膠與被粘基材 粘接試樣剝離強力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測試密封材料粘接拉伸強度方法已經(jīng)很成熟。但在工程實踐中, 由于界面處理不完善或施工人員操作不當,或外力施力的方向等原因,密 封材料與粘接基材的邊緣部位易于被剝離,由此剝離部位逐步使密封膠與 基材分離、脫開,從而發(fā)生水滲漏現(xiàn)象,嚴重者可使局部工程或整體防滲 層破壞,可見剝離強力的測試是必要的。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部規(guī) 范中有模擬實際工程情況的密封材料剝離強力測試方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密封膠與被粘基材粘接試樣剝離強力測 試方法。
為了實現(xiàn)上述任務,本發(fā)明采取如下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密封膠與被粘基材粘接試樣剝離強力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下列步驟:
步驟一,用被粘基材制成兩塊丁字型試樣,中間預留一定尺寸的縫腔, 將密封膠灌入縫腔,使被粘基材和密封膠成為一個粘接試樣整體,放在溫 度20±2℃,相對濕度65±5%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護28天;
步驟二,測試時,將密封膠與被粘基材的粘接面切開長度不大于粘接 界面總長度十分之一的口子作為剝離口,然后用夾具分別固定被粘基材兩 端,并將夾具與拉力機相連,以5mm/min的速率開動拉力機,將夾具向 相反方向拉伸,直至密封膠與被粘基材完全剝離,此時的拉力值即為密封 膠與被粘基材粘接剝離的最大拉力值。
本發(fā)明的方法成功地模擬了實際工況下密封膠與粘接基材剝離強力 的測試方法,為工程實踐提供了可靠的參考數(shù)據(jù)。對工程實踐有著十分顯 著的指導和參考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密封膠與被粘基材測試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按照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將混凝土3制作成兩塊丁字型試 樣,兩塊丁字型試樣中間預留一定尺寸的縫腔,將密封膠2灌入縫腔中, 使混凝土和密封膠成為一個粘接試樣整體,將粘接試樣放在溫度20±2℃, 相對濕度65±5%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護28天。
測試時,將密封膠2與混凝土3的粘接面用鋒利的刀片切開長度不大 于接縫界面總長度十分之一的口子作為剝離口4,把混凝土3兩端分別放 置在夾具1中,將夾具1與拉力機相連,以5mm/min的速率開動拉力機, 將夾具1向相反方向拉伸,直至密封膠2與混凝土3完全剝離,此時的最 大拉力值P(單位為牛頓N),就是密封膠與被粘基材試樣的剝離強力。
上述密封膠是液態(tài)或膏狀的聚氨酯密封膠、聚硫密封膠、丙烯酸酯建 筑密封膏、硅酮建筑密封膠、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縫防滲材料以及常規(guī)的用 于混凝土粘接的密封膠其中任一種。
上述聚氨酯密封膠、聚硫密封膠、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膏應分別符合 JC/T482-2003《聚氨酯密封膠》、JC/T483-2003《聚硫建筑密封膠》、 JC/T484-2006《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膠》、GB/T14683-2003《硅酮建筑密封 膠》中規(guī)定的技術標準要求。
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縫防滲材料為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的一種材料,專利 號:ZL?200310118992.X,其性能滿足JC/T482-2003《聚氨酯密封膠》中 各項技術標準要求,同時滿足JC/T881-2001《混凝土建筑接縫用密封膠》 中各項技術標準要求。
混凝土3與密封膠的粘接界面可以涂抹底劑,也可以不作處理,以模 擬工程實際狀況和具體的試驗目的為準。
被粘基材可以是混凝土、砂漿、固化土、磚、木材、玻璃、陶瓷、金 屬、硬質塑料或其他材料,被粘基材的品種以模擬工程實際狀況和具體的 試驗目的為準。
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測試粘接試樣的剝離性能,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無需增添新設備,利于推廣,對具體的工程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尤其 是模擬在受到粘接邊緣破壞的實際工程情況有著明顯的工程實際意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未經(jīng)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116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