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除雪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20609.4 | 申請日: | 2009-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322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16 |
| 發明(設計)人: | 朱洪臣;康鳳明;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鳳明 |
| 主分類號: | E01H5/04 | 分類號: | E01H5/04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000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掃雪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除雪車的掃、收、拋方式的清掃雪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清除機場、高等級公路和城市積雪的設備中,或采用推土機、裝載機等機械堆積方式,該種方式工作效率低、清掃質量差,或在機場采用噴氣發動機尾噴吹雪方式,該種方式消耗能源大且容易燒傷跑道。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0620089819.0”公開了一種清掃雪裝置,由清掃液壓馬達、清掃裝置、清掃主軸、支承構件、轉送支承件、轉送裝置、轉送軸、離心式拋雪裝置、拋雪液壓馬達、拋雪外結構件、傳動鏈條構成,該專利存在工作效率低、使用壽命短等問題,尤其是在積雪較厚的情況下,清掃質量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和缺陷,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清掃質量高、耗能低的集掃雪、收雪、拋雪為一體的除雪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掃雪器、掃雪器液壓馬達、掃雪器殼體、掃雪器升降油缸、掃雪器升降導軌、收雪器、收雪器液壓馬達、收雪器殼體和拋雪器,掃雪器位于收雪器的前面,拋雪器位于收雪器的后面,掃雪器安裝在掃雪器殼體上,收雪器安裝在收雪器殼體上;掃雪器由掃雪刷、掃雪軸和支撐軸承組成,掃雪刷緊固在掃雪軸上,沿掃雪軸的軸向直列布置成多列;收雪器由收雪葉片、收雪軸和支撐軸承組成,收雪軸上左、右對稱設置右旋、左旋收雪葉片;拋雪器包括拋雪葉片、拋雪軸和器體,在器體的上部連接拋雪筒,拋雪筒的出口段向一側傾斜一定角度;掃雪器的掃雪軸軸線與收雪器的收雪軸軸線平行布置,拋雪器的拋雪軸軸線與收雪軸軸線垂直布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將掃雪器、收雪器、拋雪器有機配置成一體,除雪工作時,除雪車沿道路前進,掃雪器的掃雪刷通過回轉,不斷將積雪掃入收雪器,收雪器回轉時,將積雪送入拋雪器后,被高速轉動的拋雪葉片帶動,形成離心力,從拋雪器的拋雪筒拋出;掃雪器采用升降導軌和升降油缸控制升降,能夠根據積雪厚度、行走速度調節與地面的距離,清掃徹底干凈,對路面無損壞;收雪器上左、右對稱設置有右旋、左旋收雪葉片,分別將積雪向中間收集,工作效率高;拋雪器能將積雪向路側拋出15至30米以外,耗能低,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除雪裝置的結構布置圖;
圖2為本發明除雪裝置在除雪車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圖1所示掃雪器的左視圖;
圖5為圖1所示拋雪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從圖2所示本發明除雪裝置在除雪車上的結構示意圖和圖3的俯視圖可以看出,本發明安裝在除雪車專用底盤20的前部,主要由掃雪器14、掃雪器殼體18、掃雪器液壓馬達22、掃雪器同步升降油缸15、掃雪器升降導軌16、收雪器13、收雪器液壓馬達21、收雪器殼體17、拋雪器11組成,掃雪器14的外面具有掃雪器殼體18,收雪器13的外面具有收雪器殼體17。
從圖1所示本發明除雪裝置的結構布置圖可以看出,掃雪器14位于收雪器13的前面,拋雪器11位于收雪器13的后面。掃雪器14主要由掃雪軸3、掃雪刷1、支撐軸承2等組成。圖4為掃雪器的左視圖,掃雪刷1緊固在掃雪軸3上,沿掃雪軸3的軸向直列布置成多列,掃雪器14通過掃雪軸3兩端的兩套調心滾子軸承支撐在掃雪器殼體18上。掃雪軸3的一端配有掃雪器液壓馬達22驅動,掃雪器液壓馬達22安裝在掃雪器殼體18上。因掃雪刷1屬于典型的易損件,每臺掃雪器配有多套掃雪刷,為適應不同的積雪情況、達到更好的掃雪效果,各套掃雪刷的刷毛材質、和數量配比不同。
收雪器13包括收雪葉片、收雪軸4和支撐軸承5,收雪軸4上左、右對稱設置有右旋收雪葉片6、左旋收雪葉片12,分別將積雪向收雪器13的中間收集。收雪軸4的軸線與掃雪器14的掃雪軸3軸線平行布置,收雪器13通過收雪軸4兩端的兩套調心滾子軸承支撐在收雪器殼體17上,由配置在收雪軸4上的收雪器液壓馬達21驅動。收雪器殼體17安裝緊固在位于底盤20前部的安裝緊固基準面上,收雪器殼體17和掃雪器殼體18之間裝有掃雪器矩形升降導軌16和兩只同步升降油缸15,將掃雪器殼體18安裝在收雪器殼體17上,通過兩只同步升降油缸15的升降動作,帶動掃雪器14相對收雪器13和整車的升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鳳明,未經康鳳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060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