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輪胎成型機組合滾壓裝置及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20251.5 | 申請日: | 2009-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06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延書;戴德盈;張殿勇;李志軍;曹大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軟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D30/20 | 分類號: | B29D30/20;B29D30/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4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胎 成型 機組 合滾壓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輪胎制造的組合滾壓裝置及其方法,屬于橡膠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有全鋼子午線和半鋼轎車輪胎的制造過程中,胎胚在成型鼓上反包成型后需采用組合滾壓裝置進行壓合操作,以實現多層帶束層與胎面、胎筒部件的貼合。胎胚滾壓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后續硫化工藝和輪胎使用性能。
如公開以下內容的在先專利,專利號為ZL200520146090,名稱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機組合滾壓裝置,該組合滾壓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5)上端的3#輥裝置、在中部設置的1#輥裝置和2#輥裝置、在底端設置的4#輥裝置,1#至4#輥裝置的前端形成與輪胎外圓相對應的弧形分布。
其中,滾壓胎肩部位的2#輥裝置具有2組整體式的2#壓輥,由于胎胚的胎肩部位是一向外側凸出的圓錐面,圓錐面的拐角較大,當2#壓輥在滾壓過程中必然僅有一部分能夠接觸到胎肩,這就造成在一次滾壓工藝時間內未能進行有效的壓合,因此會引起帶束層的兩側留有氣泡。
另一方面,2#輥裝置包括有設置在2#輥支架上的左右旋絲杠,通過端部的手柄可以調節連接于絲母的2個2#壓輥的初始間距。現行輪胎的規格尺寸較多,全鋼子午線和半鋼轎車輪胎的反包工藝不同,在輪胎制造現場需要經常更新設定2#壓輥之間的初始間距,使用上述在先專利會提高工藝操作的難度,費時費力、生產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述輪胎成型機組合滾壓裝置及其方法,旨在解決上述在先專利存在的缺陷和使用問題,主要采用活片式輥輪以應對滾壓胎肩外圓錐面時的貼合問題,以及提高在線自動調節壓輥初始間距的機動靈活性。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輥輪滾壓胎肩部位時的緊密性能,實現在一個滾壓工藝過程中完整地壓合多層帶束層的兩側,以全部排出氣泡、提高各層部件的貼合質量。
發明目的還在于,能夠根據胎胚的尺寸數值實現在線伺服調寬,即按規格調節滾壓胎肩部位的輥輪初始間距,以提高多次調寬的精度、縮短停機調寬的時間。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所述的輪胎成型機組合滾壓裝置主要包括有以下結構:
安裝于底座上的機架,第一輥裝置、第二輥裝置、第三輥裝置和第四輥裝置分別通過各自的支架連接于機架;
所述的第二輥裝置具有2組設置于前端的2號壓輥、以及2號輥氣缸、2組2號輥滾珠花鍵和用于驅動2號壓輥橫向水平位移的驅動裝置;
第二輥裝置通過2號輥機架安裝于機架,2號輥滾珠花鍵和2號輥氣缸分別安裝于2號輥機架,所述的驅動裝置連接于2號輥支架;
2組2號輥滾珠花鍵的前端,左右對稱地連接于2號輥支架的兩端,2號輥氣缸的活塞桿連接于2號輥支架的中間部位。與現有技術的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的2號壓輥具有至少兩片相互緊固連接的輥輪,輥輪通過軸承套設于中間軸,相鄰的輥輪采用不同的材質、且相互之間是無間隙的切面接觸;
中間軸連接輥輪支架,輥輪支架安裝于所述的驅動裝置。
如上述基本方案特征,在第二輥裝置前端設置的2號壓輥具有與上述在先申請專利明顯的結構差別,即2號壓輥的輥輪不是整體式結構,而是采用至少兩片的活片式結構。采用此類活片式結構,能夠保證輥輪滾壓胎肩部位的外圓錐面時,多片輥輪表面同時壓合于胎肩,因而在一次滾壓工藝過程中能夠將外圓錐面的各處均勻地滾壓,能夠避免操作空白處的存在,滾壓均勻性和緊密性非常突出。
另外,相鄰的輥輪采用不同的材質,如采用銅或鐵,可減少多片輥輪之間的磨損。多片輥輪之間的無間隙切面,還能夠保證沿胎肩的外圓錐面滾壓過程中,多片輥輪各自獨立地、自如地伸縮。
為進一步提高滾壓質量、協調多片輥輪的緊固連接與伸縮自如性,可采取如下改進方案:
所述的輥輪設置為3片,在2組2號壓輥相對的內側,第一輥輪與第二輥輪通過螺栓進行緊固,第一輥輪通過一軸承套設于中間軸,第三輥輪通過另一軸承套設于中間軸。
第一輥輪和第二輥輪的端面形成滾壓輪胎表面的一個整體切面。
按上述結構改進,第一輥輪和第二輥輪連接為一體,而且前端面也相互連續為一整體切面,在滾壓過程中能夠適應弧度較大的圓錐曲面。而第三輥輪與上述結構形成獨立的滾壓執行端面,第三輥輪與第二輥輪結合部位采用小圓弧過渡,可以滾壓曲率較小的曲面部分。
按上述特征描述,第一輥輪和第二輥輪選用不同的材質。基于相同的原理,第二輥輪和第三輥輪也選用不同的材質,在第二輥輪與第三輥輪各自伸縮運動時,對其各自的磨損較小。
為改善2號壓輥各部分結構之間的緊固性能、提高在線生產的使用壽命,可以在2個軸承之間、在中間軸上套設一中間隔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軟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軟控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025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