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木糖制品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18798.1 | 申請日: | 2009-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596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03 |
| 發明(設計)人: | 唐一林;江成真;高紹豐;張茜;韓文彬;馬軍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H3/02 | 分類號: | C07H3/02;C07H1/06;C07H1/08;C07C31/18;C07C29/141;C07C29/74;C13K13/00;B01D15/08;C12P7/06;C12P19/02;C12P7/48;C12P7/18;C12R1/125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204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品 生產 方法 | ||
1.一種木糖制品的生產方法,以農林廢棄物的水解液、木糖母液、和/或含有五碳糖的生產廢液為原料,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a)料液預處理,將所述原料處理為至少包括木糖、木聚糖、L—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混合料液;
(b)色譜分離,將所述混合料液分離成為阿拉伯糖級分料液和木糖級分料液;
(c)包括(c1)和(c2)兩個步驟的處理:
(c1)除發酵抑制物,所述發酵抑制物是對發酵有抑制的雜質和雜菌;其中的雜質為帶苯環的色素物質、大分子的色素、高分子化合物、重金屬離子、氯化物、膠體、以及聚合物,其中的雜菌為自然界的空氣中的酵母菌、和細菌;所述步驟(c1)的除發酵抑制物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①對于所述雜質中的氯化物、及膠體,采用電去離子或離子交換的方法予以去除;
②對于所述雜質中的色素物質、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及雜菌,采用膜過濾、實消的方法予以去除;其中所述實消是對料液進行加熱至60~120℃進行滅菌處理;
(c2)發酵除雜糖,所述雜糖至少包括葡萄糖以及半乳糖;
(d)最后對所述木糖級分料液進行后處理得到木糖制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還包括對所述農林廢棄物進行下列處理:
①清洗:去除所述農林廢棄物表面的泥沙及碎屑;
②稀酸預處理:用稀酸浸泡所述農林廢棄物以去除雜質,所述稀酸濃度在0.05~0.15%wt,溫度為110~130℃,處理時間為1~3?h;所述稀酸為硫酸、鹽酸、磷酸、醋酸、硝酸、或者這些酸中的某兩種及兩種以上的酸的混合液;
③水解:加入酸濃在0.5~1%?wt的酸液,128~132℃保溫2.5?h;所述酸液為硫酸、鹽酸、磷酸、醋酸、硝酸、或者是上述酸中的兩種及兩種以上的酸的混合液;
④中和:首先將糖液加熱到80~82℃,然后加入碳酸鈣粉末,直到pH上升到3.3~3.6,當無機酸在0.09~0.12%?wt時,再加入活性炭;
⑤第一次脫色:首先將糖液降溫到50~52℃,然后加入活性炭攪拌直到取樣檢測透光達到60~76%;
⑥第一次除鹽:采用離子交換、電滲析、或EDI電除鹽方法將第一次脫色液中含有的灰分、鹽、有機酸和無機酸去除;
⑦第一次蒸發:采用三效或四效降膜蒸發器將糖液濃度提高到16.0~28.0%;
⑧第二次脫色:加入活性炭攪拌;
⑨第二次除鹽:采用離子交換、電滲析、或EDI電除鹽方法將第二次脫色液中含有的灰分、鹽、有機酸和無機酸予以去除。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⑥和⑨的兩次除鹽采用的離子交換是連續經過陽離子樹脂交換、陰離子樹脂交換、以及陽離子樹脂交換。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⑤所述第一次脫色和步驟⑧所述第二次脫色分別采用逆流式脫色工藝:分N次加入活性炭,第N次脫色使用新炭,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數。
5.如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農林廢棄物是含有五碳糖的農林廢棄物,選自玉米芯、麥秸、甜菜渣、蔗渣、以及農作物種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木糖母液和/或所述含五碳糖的廢液的預處理包括:
①過濾:先采用機械過濾設備、再采用膜過濾設備進行過濾;所述機械過濾設備為板框壓濾機、袋式過濾機、水平過濾機、精密過濾機、以及過濾式離心機;所述膜過濾設備為陶瓷膜、金屬膜、有機卷式膜、以及管式膜,截留尺寸為100~5000?g/mol;
②除鹽:采用離子交換的方式或者采用電滲析、EDI電除鹽方法。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膜過濾設備為有機卷式膜,截留尺寸為100~3000?g/mol。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機卷式膜截留尺寸為200~2500?g/mol。
9.如權利要求6-8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含五碳糖的廢液至少包括:造紙制漿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含有五碳糖的亞硫酸鹽制漿廢液、酸性亞硫酸鹽制漿廢液、或用酸將生物質浸煮或水解制得的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879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