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精神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16632.6 | 申請日: | 2009-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9021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2 |
| 發明(設計)人: | 吳清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清玲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25/24;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14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精神 抑郁癥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精神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競爭力、失業、生活節奏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精神疾病對中國人民健康的危害越來越突出和嚴重。導致精神病,失眠癥,抑郁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等各種精神疾病急劇上升,由于精神疾病發病率日趨增多,被稱為“21世紀的隱形殺手”。當前治療精神疾病藥物品種繁多,單純西藥有依賴性,治療副作用大、時間長,且容易出現階斷癥狀甚至出現系列反應,有的甚至需要終身服藥,嚴重損傷肝腎功能,形成惡性循環。
發明內容
發明人在研究實踐中認為,本病皆由心、肝、脾、腎四臟功能失調所致,心主神明,為腦、情志活動總統于心腦,情志活動調節在肝,肝疏瀉條達,氣機調暢,情志暢達和諧,臟腑陰平陽秘,則諸病不生。
本發明的一種治療精神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基于我國傳統醫學對精神抑郁癥的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研究,遵循中醫學理論,秉著以口服中藥制劑為本的原則進行治療。以丹參、當歸、靈芝、五味子、蔓荊子、肉蓯蓉為君藥健脾益氣、養血妥神,活血化瘀、扶正祛邪調整機體內外環境的穩定,以及機體外界環境協調平衡;以合歡皮、夜交藤、苦瓜、桑椹、酸棗仁、竹瀝、生姜為臣藥,治予疏肝解郁,補益心脾,清熱解毒、豁痰開竅;以纈草、菊花、桂花、茴香、梔子為輔藥安神鎮靜,驅風解痙;以川芎、枸杞子、桂圓肉、麥冬、蜂蜜為佐藥益心脾,補氣血,滋陰潤躁,交通心腎,具有良好的滋養補益作用。
本發明所選用中草藥的藥性及藥理分別為:
丹參: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本草正義》:丹參,《本經》謂之微寒,陶弘景已疑其誤,繆仲醇亦疑之,至張石頑乃改作微溫。《本經》: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吳普本草》:治心腹痛。《別錄》:養血,去心腹痼疾結氣,腰脊強,腳痹;除風邢留熱,久服利人。陶弘景:漬酒飲之,療風痹。《藥性論》:治腳弱,疼痹,主中惡;治腹痛,氣作聲音鳴吼。《日華子本草》:養神定志,通利關脈。治冷熱勞,骨節疼痛,四肢不遂;排膿止痛,生肌長肉;破宿血,補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帶下,調婦人經脈不勻,血邪心煩;惡瘡疥癬,癭贅腫毒,丹毒;頭痛,赤眼,熱溫狂悶。《滇南本草》:補心定志,安神寧心。治健忘怔忡,驚悸不寐。《綱目》:活血,通心包絡。治疝痛。《云南中草藥選》:活血散瘀,鎮靜止痛。治月經不調,痛經,風濕痹痛,子宮出血,吐血,乳腺炎,癰腫。
當歸:
【性味歸經】性溫,昧甘、辛。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靈芝: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肺、肝、腎經。
【功能主治】主治虛勞、咳嗽、氣喘、失眠、消化不良,惡性腫瘤等。動物藥理表明實驗:靈芝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循環系統有降壓和加強心臟收縮力的作用,對呼吸系統有祛痰作用,此外,還有護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五味子:
【性味歸經】味酸、甘,溫。歸肺、心、腎經。
【功能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蔓荊子:
【性味歸經】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
【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用于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
肉蓯蓉: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咸;
【功效】養五臟,強陰,益精氣,用于腎陽不足、精血虛虧,陽痿或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
合歡皮:
【性味】甘,平。
【功用】①解郁安神:治憂郁不舒、失眠健忘。②活血消腫:治瘡癰、肺癰、跌打損傷、、瘀血疼痛。
夜交藤:
【性味歸經】:甘微苦,平。①《本草再新》:“味苦,性溫,無毒。”②《飲片新參》:“苦澀微甘。”③《陜西中草藥》:“性平,味甘。”入心、脾、腎、肝經。①《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②《四川中藥志》:“入肝、腎二經。”
【功效】:養心,安神,通絡,祛風,
【主治】:治失眠癥,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疬,風瘡疥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清玲,未經吳清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66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生物降解型長效避孕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一種可調節高度桌子





